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作品评述

《蝉》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李郢。诗中描绘了蝉在雨中鸣叫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饮蝉惊雨落高槐,
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
还应一为拔金钗。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蝉鸣为主题,通过雨中落下的高槐树叶和蚂蚁移动进入石阶的景象来表现蝉鸣声的响亮。诗人暗示如果有美人在秦楼观赏这样的景象,她一定会为之倾倒,并情不自禁地拔出身上的金钗。

赏析:
《蝉》这首诗以描述大自然中的一幕为主题,通过雨中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蝉鸣的声音和美妙。诗人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蝉鸣的声音之美。雨落高槐,点点树叶坠落,同时伴随着蝉的声音,如同一个天然的音乐演奏。山蚁(也有一说是多蚂蚁)移动入石阶,表明了大自然万物的活动和生命的存在。诗的最后两句寓意颇深,如果有美人在秦楼观赏此景,她必定会为之所倾倒,这突出了蝉鸣的美妙。然而,拔金钗的场景也有一种别有深意,可能是将蝉声比喻为美人释放、抛弃的珠宝,因为金钗作为古代美人的装饰品,代表着其美丽和尊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的美妙和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诗词推荐

无营百虑省,有作虑乃多。空林无客过,寂寞类山阿。果熟风自落,蛛丝当户罗。断蓬非无根,落木亦有柯。所怀愿不获,抱恨将如何。白云怅悠悠,回首聊咏歌。

佛寿八十,我多九年。虚空掇转,大用现前。

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窗间细视花无恙,墙外随听屐有声。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

三江会合水交流,拥抱岚光送客舟。只与寄诗身不到,老人可是负江楼。

沙砾藏春未放来,荒庭终日守陈荄。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月色泉声境自真,有身终不若埃尘。山中受用只如此,住者知为澹泊人。

偶访征君宅,梅花覆酒香。杖将鸠作刻,书与蠹俱藏。北海宾盈座,南朝寺隔墙。还同耆旧传,庞德在襄阳。

三月初三花正开,闲同亲旧上春台。寻常不醉此时醉,更醉犹能举大杯。

鄠郊陪野步,早岁偶因诗。自后吟新句,长愁减旧知。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鬓不衰。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荒亭秋日沉,独坐白头吟。为郡殊无味,归田素有心。鹊翻枫叶乱,蛬响菊丛深。微物休相聒,幽怀老不禁。

空阶走穴蚁,荒垤唳巢鹳。阴氛方腾达,密雨已弥漫。沉沉翳光景,昧昧感昏旦。林鸦湿休飞,檐雀饥相唤。哇步隔关河,四望空慨叹。凄凄衣裳单,戚戚岁年晏。微生如石火,徒劳暂时焕。永寤烂柯人,万事一梦幻。

失为庭前雪,飞因海上风。九霄应得侣,三夜不归笼。声断碧云外,影沉明月中。郡斋从此后,谁伴白头翁。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俗人疑。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一笑骑鲸去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犬误随行客,牛偏识牧童。追程非要缓,路滑试匆匆。

生计虽随分,年来迥不同。穷通槐国梦,得失楚人弓。世事埋云月,人情过耳风。但教强健在,佳况自无穷。

君到潇湘渐迫秋,乡关音问转悠悠。思归少忍烟尘息,回雁峰前莫浪愁。

试倩霜刀登玉缕。银鳞不忍供盘俎。掷向清波方圉圉。休更取。小槽且听真珠雨。

于铄令主,圣祚重昌。兴起教义,申明典章。俗尚素朴,人皆乐康。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谢傅东山喜劫棋,刘生南岳怕联诗。君侯自有通身胆,用舍行藏且顺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