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光的《送禹功还锡山》
拼音和注音
yǔ shū fēng huǒ pò fáng qiū , nǔ lì liáo kuān shèng zhǔ y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圣主:圣主,汉语词语。拼音:shèng zhǔ释义: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2、泛称英明的天子。
努力:(动)把力量尽力使出来:~赶上|~钻研|~学习。[近]尽力|发愤。[反]懈怠。
羽书:羽书yǔshū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原诗
羽书烽火迫防秋,努力聊宽圣主忧。
契阔友生多散落,急难兄弟自相求。
归欤便可追吴隐,相对安能效楚囚。
从此音尘渺江海,相思时上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