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

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
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瑶魁精彩浮苍龙,江城四面生春风。
城中坏屋书签碧,有客苦吟连旦夕。
麻衣尘暗抱书泣,岁暮黄梁不供食。
白日曈曨望龙坂,坐上一言寒可暖。
西入天关洒霖雨,须惜穷鳞在泥土。

作品评述

《上人》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节横光马珂闹,
瑞鹘宫袍腰玉绕。
烟沙轳辘高轩过,
路上千人瞻羽纛。

金节:指皇家的仪仗器具,这里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
马珂:古代用来束马鬃的饰物。
瑞鹘:指珍贵的鹿。
宫袍:指官员的服饰。
腰玉:指佩戴在腰间的玉饰。
烟沙:形容道路上尘土飞扬。
轳辘:车轮的声音。
高轩:高大的车厢。
瞻羽纛:指人们向皇帝敬仰,展示羽扇的仪仗。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官员巡游的场景,金节闪烁,马珂骚动,瑞鹘佩戴着官袍和腰玉,车轮声和尘土弥漫,千人仰望着皇帝的羽扇。

瑶魁精彩浮苍龙,
江城四面生春风。
城中坏屋书签碧,
有客苦吟连旦夕。

瑶魁:指美玉。
精彩:美丽。
苍龙:指江河。
江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四面生春风:形容春天的气息在城中弥漫。
坏屋:指残破的房屋。
书签碧:指书籍。

这四句描述了江城春风吹拂下的景象,美丽的玉器浮现出苍龙的形象,城中的残破房屋上书籍翠绿欲滴。其中有一位客人辗转苦思,苦苦吟咏,度过了一个个日夜。

麻衣尘暗抱书泣,
岁暮黄梁不供食。
白日曈曨望龙坂,
坐上一言寒可暖。

麻衣:指粗布衣服。
尘暗:尘土使衣服变暗。
黄梁:古代秋天的象征,指岁末。
不供食:指没有粮食可供。
白日曈曨:白天渐渐昏暗。
望龙坂:指期待龙坂(地名)的到来。
坐上:指坐在车上。

这四句描绘了一位身穿麻衣、尘土弄脏的人,抱着书籍默默流泪。岁末来临,他无粮可食。白天渐暗,他期待着龙坂的到来,希望能听到一句温暖的话语。

西入天关洒霖雨,
须惜穷鳞在泥土。

西入天关:指西方的云雨进入天门山(地名)。
洒霖雨:指雨水洒落。
须惜:必须珍惜。
穷鳞:指贫困的人。
泥土:指贫寒的境遇。

这两句表达了西方的雨水洒落在天门山上,呼应了前文的昏暗景象。诗人呼吁人们珍惜贫困人的存在,不要忽视他们身处困境的现实。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官员巡游的盛大场面,以及江城春风的美景。同时,通过描写一位苦苦吟咏的客人和一位贫困者的困境,诗人传达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曾巩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关切。

这首诗词的赏析之处在于其对现实生活的切入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诗人的关怀之情。同时,诗词中的景象与情感相互映衬,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思考社会问题,体察人间百态。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眉月画应慵瘦*□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

旧者今不见,今者旧不知。万古明月在,千山黄云飞。

笋舆摇兀去程赊,岭路羊肠狭且斜。只见万山迷眼界,正无多地看人家。当庭锄土栽桑柘,成级开田种麦麻。可喜此邦皆务实,学儒学稼是生涯。

岁暮柯山客,端居欲滞淫。空山唯古木,短日更层阴。水国风霜晚,幽人井硙深。年饥无贷粟,冬暖有残砧。静枕闻鸣雁,开门对远林。乌宾朝日上,鸡送曙河沉。今古竟一致,乾坤固有心。悲歌激壮气,未觉鬓霜侵。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净练已欣平似熨,更因过雨助清深。何人孤笛穿云杪,远岸归舟入树阴。鸥鸟惯看迁客面,江山偏识老夫心。半钩小卷黄昏月,欲得新计个里寻。

千里云山恋旧游,寒窗凉雨夜悠悠。浮亭花竹频劳梦,别路风烟半是愁。芳草傍人空对酒,流年多病倦登楼。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头。

带露葵花贮漆盘,周遭仍簇小鸡冠。人生爱赏无时足,但作姚黄魏紫看。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旧游经丧乱,道在复何人。寒草心易折,闲云性常真。交情别后见,诗句比来新。向我桃州住,惜君东岭春。

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风流使者人争看,知有真娘立道边。

瘴雨蛮烟此后稀,山童亦与借余辉。争看狂穉相呼唤,下吸饥鸟自匹妃。苦乏貂裘堪夜永,喜无蝝子着冬饥。兴来那况山阴客,为我扁舟倚石矶。

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

暗云霜雾暗扶桑,半壁东南尽雪霜。壮气不随天地变,笑骑飞鹤入维扬。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

玉珮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间岂是两般身。

万事空花过眼无,到无言处自心孚。践头苏爨刍何用,垂耳盐车马以瘏。野鹤不须惊客去,山雌一任笑人癯。他年史氏求遗稿,幸免台中道噤乌。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洛阳秋雨阕,荒圃物华饶。白鹤寒尤盛,红薇晚未彫。鸟惊朱实堕,云灭翠岑遥。扬子方嘲白,相如尚苦痟。徘徊瞻望近,邂逅笑谈辽。官冷惭无具,相思不敢招。

园有繁樱,圃有肥菁。我酒既清,我淆既馨。我友戾止,聊以如情。今我不乐,日月其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