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襟亭

西冈独上每舂容,天接危亭四面风。
万室鳞鳞归眼底,一峰岌岌倚云中。
地灵人胜风流古,石秀山回气象雄。
曳杖频来无别意,喜观禾麦又年丰。

作品评述

《爽襟亭》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山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喜悦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爽襟亭
西冈独上每舂容,
天接危亭四面风。
万室鳞鳞归眼底,
一峰岌岌倚云中。
地灵人胜风流古,
石秀山回气象雄。
曳杖频来无别意,
喜观禾麦又年丰。

中文译文:
登上西山的爽襟亭,
天空与高耸的亭阁交相辉映。
无数的房舍密密鳞鳞,尽在眼底,
一座峰峦险峻,伫立于云霄之间。
这片土地灵秀,人文荣盛,有着古老的风韵,
山石秀丽,山峰回折,展现着雄浑的气势。
我频繁地踱步而来,并没有特定的目的,
喜悦地观赏着丰收的禾麦。

诗意和赏析:
《爽襟亭》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中的西山及其上的爽襟亭被描绘得高耸壮丽,与天空相连,四面受风吹拂。这种景色给人以开阔和壮丽之感,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愉悦心情。

其次,诗中描述了山下的房舍密集,形成一派繁华景象,而山峰高耸的景象则映衬在云霄之间,给人以壮丽之感。这种对居住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凸显了土地的灵秀与人文的荣盛,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接着,诗中提到山石秀丽,山峰回折,给人一种雄浑的气势。这里通过描绘山石和山峰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色和气象的赞美。

最后,作者描述自己频繁地来到这里,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喜悦地观赏着丰收的禾麦。这种对禾麦丰收的欣喜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总体而言,《爽襟亭》通过描绘山景,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生活的喜悦之情。诗中以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形态、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展现了壮美和灵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蜀客高词诧割鲜,直吞云梦气仍全。自怜单阏穷为赋,不向元和共得仙。嘉论一朝倾盖合,新诗半夜叩关传。西窗却话巴山事,它日相逢忆此年。

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荷蓧几时还,尘缨待君洗。

呷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颍川治最腾,宣室拟前席。岂容玉堂人,恋此野水碧。池荷杂岸苇,香气散月夕。

骤雨新霁。荡原野、清如洗。断霞散彩,残阳倒影,天外云峰,数朵相倚。露荷烟芰满池塘,见次第、几番红翠。当是时、河朔飞觞,避炎蒸,想风流堪继。晚来高树清风起。动帘幕、生秋气。画楼昼寂,兰堂夜静,舞艳歌姝,渐任罗绮。讼闲时泰足风情,便争奈、雅歌都废。省教成、几阕

办得四方游,孜孜讨入头。归云起斋钵,高浪送行舟。笠戴天童雨,鞋穿雪窦秋。平常心是道,莫更问人休。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有个秀才姓汪。住在祁门下乡。行第排来四八,做尽万千趋锵。

晴日敛春泥,陌上东风软。料峭寒禁花柳闲,枉恨春工浅。绿涨一江深,黛泼千山远。目断平芜无际愁,数尽征鸿点。

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令日有人梅样好,迟君同赏雪中春。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入开。

幽房寂寞时,香散轻袿衣。可怜夜永不成寐,苦恨春残犹未归。归来一见伸修眉,宝柱新声逐调移。多少相思说不尽,泪满玉壶著自知。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闺壶高风在,乡闾美事传。宁须伯仁长,更觉寿昌贤。禄养酬初志,恩封慰暮年。侍郎官已贵,遽返阆昆仙。

石上生梅老未枯,著花虽少更敷腴。要须邻老深调护,莫遣儿童纵牧刍。

苍颜白发老祠官,邂逅淮扬一笑欢。且可鲸吞巵满酒,行看鹗立豸拏冠。寿觞满对秋风举,生日欣逢伏暑阑。阅世祝公松柏寿,从来霜雪不能寒。

日月无根去若驰,故园又见落花时。杯中绿酒不肯饮,镜里苍颜应自知。千丈新堤湖水满,五更残漏角声悲。暮年父子难乖隔,淮浦书来苦觉迟。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暗值柂已毁,後者戒前及。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中渡桥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