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作品评述

《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诗人以描写东林寺为主,赞美并寄托自己的崇高理想。

诗人以山势棱层、高低起伏的寺院形象来描绘东林寺的壮丽和庄严。描写了坐落在象牙床上的莲花佛,函中保存着贝叶经,寺院内的宝阁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金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诗人还写到寺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江水,这是浔阳太守的府邸。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山势棱层入杳冥,
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
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
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
便是浔阳太守厅。

这首诗意味深长,寓意丰富。诗人通过描绘东林寺的壮丽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崇敬和向往。莲花佛、贝叶经等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卓越成就,寺院内的宝阁和金铃的运动则体现出祥和和欢乐。寺门前的清江水则与浔阳太守的厅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心灵与世俗的迥然之处。

整体上,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寺院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对寺门前与厅堂的对比,抒发了诗人与世俗的区别和疏离感。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内涵的景象,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佛教的力量和美学价值。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秋风入我户,翩翩动床帷。咄唶中夜起,奈何我心悲。四海岂不大,伤哉无己知。

去去泛轻舠,飘然兴自豪。叶凋山寺出,溪瘦石桥高。草径牛羊下,烟村鹳鹤号。还家一杯酒,未畏暮风饕。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圣泽安排当散地,贤侯优贷借新居。闲中亦有闲生计,写得南华一部书。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驳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我欲待明月,相从弄芙蕖。月郭一再满,我行竟徐徐。诛茅困黄埃,开卷疲蠹鱼。缠缚二事间,红披绿萧疎。秋风白发生,抚事增欷嘘。美人隔云山,芙蓉并吾庐。近者不得见,逾远还何如。花无三月长,人寿千岁余。相期不朽事,勿与草木俱。君上钟鼎铭,我作山泽癯。

灩澦年年似马,太行日日摧车。笑中恐有义甫,泣里难防叔鱼。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草开新花。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东皇施恩岂不溥,随所付受无少差。尔之琐细亦蒙被,尽使奋发争春华。织丛密蔓不可数,竞起涂抹如柔夸。妖莺冶蝶不尔顾,去尔自欲寻名葩。尔知有艳贵尔否,歌管匝树侯王家。尔徒此地弄颜色,只自狼籍随泥沙。何

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

老来嫌众累,依涧独开房。积雨苔生桁,回风叶满床。学僧持净律,避客录奇方。若问尘中事,无闻不是忘。

丫髻唐衣八尺长,试看风骨已昂藏。丹成屡诧飞升去,客至多称吐纳忙。近习星文兼卖卜,每寻洞穴不赍粮。或云曾与阵抟遇,拟问先生乞睡方。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五斗米留人,东谿忆垂钓。

科第联三世,声名动九垓。激昂存壮志,盘错见奇才。往者分边阃,胡然避憲台。教忠知有待,馀庆接三台。

视絮劳群从,祗承愧阖家。乳泉供水处,金液养丹芽。加酿厚如酪,旋舂香胜花。百端扶老惫,无物报投瓜。

奇峰列列树苍苍,每爱危阑挹翠光。宿鸟皈时看最好,淡烟一抹锁斜阳。

深院帘旌昼掩门,海牛挂出好乾坤。日烘花影涨春腻,风撼柳丝明醉痕。极目翦来齐翠嶂,关心看不断青原。明朝又逐文书去,且尽今宵极意论。

白首携一壶,乱流去何之。妇呼吻欲裂,彼乃昏不知。箜篌弹复弹,河水风瀰瀰。

清泛三湘夜,中舱听雨眠。楚天闻过雁,北馆未归船。浊酒饮无算,青灯冷不烟。对床工觅句,达旦见新编。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移疾喜无事,卷帘松竹寒。稍知名是累,日与静相欢。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只思闲夜月,共向沃州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