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从知枯淡芬芳无,自古荣华朽腐多。
且作从容郎庙看,一丘一壑觉如何。

作品评述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知枯淡芬芳无,
自古荣华朽腐多。
且作从容郎庙看,
一丘一壑觉如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它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觉醒和深思。作者认为,虽然梅花没有花期的绚丽和香气,但它却能在荒凉的冬季中绽放,表现出一种坚韧和淡泊的品质。相比之下,人们追求的荣华富贵往往是短暂的,而世间的荣华和繁华也往往会腐朽和消逝。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一生,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梅花作为隐喻,通过对比梅花和人生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况的思考和感慨。梅花在冬季中独自开放,没有花期的绚丽和香气,但却展现出坚韧和淡泊的品质。这种品质与人们追逐短暂而虚幻的荣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像梅花一样,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无常,保持一种从容和淡泊的心态。

诗词中的“从容郎庙”指的是郎官庙,是古代官员祭祀先贤的地方。作者以郎庙为视角,观察自然界中的梅花,进一步强调了对于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一丘一壑的描述,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广阔,与荣华富贵的虚幻和短暂形成了对比。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呼唤人们要以一种超越尘世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一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梅花为象征,通过对比梅花和人生的境遇,呈现了一种淡泊和从容的人生态度。它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的追逐,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变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诗词推荐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雠。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开禧之元,予仕军庾。偕朋命驾,尝即甘露。慨怀海岳,赋诗吊古。朅予再来,乘轺兹土。复登多景,用得斯赋。江山几案,风月樽俎。俯仰迹陈,卧临意寓。维赋之作,自庾开府。殷叹婆婆,桓怀雄据。染翰行墨,自唐摹褚。苏印储录,魏藏米谱。后百余载,见我诗句。又二十年,真迹斯

姝丽如同产,朱铅各异施。吾方参素女,渠自比□□。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愁思里。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年来声誉休废。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兴亡过耳。任北雪迷空

刘侯年少日,骏马拊便面。援弓雁自落,不待白羽贯。

春来残雪自消檐,只有愁人鬓雪添。未省双鞬谈豹略,且听红袖唱香奁。

淮汉沄沄战血腥,蜀山鬼哭不堪听。如何一线江西路,独现奎星并福星。

七月浊暑气氤氲,天香忽堕明月轮。一枝先入西风手,洗我三伏胸中尘。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酒为万有神,菊实百卉仙。敢问神谓何,我肠苦愁煎。此味一濡唇,倏忽千忧捐。仙说又何谓,南阳有其泉。昔人饮芳润,槁项足引年。閒居爱重九,二物心怀旃。秋热寒华迟,家贫时醪悭。屯乖勿深叹,古亦有斯贤。

子职勤劳众莫攀,巴丘高节世尤难。一官未抵琴书乐,三釜何如菽水欢。傥有轩裳存妙句,平居丰俭只儒酸。音容渺邈今何在,云黯江南万木寒。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问君栖泊处,空岭夜猿惊。

男儿铁石肠,遇秋多凄凉。节物遽凋变,今古堪悲伤。西来白帝风,暗惊万叶黄。拚与舞零落,此意付夕阳。堪叹无数行子,只影天一方。佳人去不返,苍烟冥八荒。对此一黯然,两鬓沾吴霜。自顾蒲柳姿,眇在烟水乡。晚汀慨鸿雁,夜浦羞鸳鸯。何当从宋玉,问路游高唐。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两点文章翰墨星,夜翱双鹤入青冥。楼前为忆张华剑,八百年来无自腥。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生事岂须问,故园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要妙思玄牝。虚无养谷神。丹丘乘翠凤。玄圃御斑麟。移棃付苑吏。种杏乞山人。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