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致政朱司户二首

枕上功名泪不乾,镜中勋业老犹看。
起家喜有千金子,入手缠沾九品官。
衮衮天朝来晚贲,匆匆人事异悲欢。
最怜当日称觞处,桂茂兰芳萱草残。

作品评述

挽致政朱司户二首

枕上功名泪不干,镜中勋业已苍然。
起家喜得千金子,掌握九品官衔权。
衣冠天朝来晚贲,匆匆人世变悲欢。
最怜当日举杯处,桂馥兰芳萱草残。

【译文】
挽致政朱司户二首

枕头上的功名泪水未干,镜子中的功勋早已苍然。
起初欣喜得到千金子,现在却被九品官衔所困扰。
华丽的衣冠穿在天朝来晚了,匆匆忙忙的人事变化令人悲欢交加。
最怜惜的是曾经举杯共庆的时刻,如今桂树茂盛、兰花芬芳的夏草已逐渐凋残。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迈创作的,他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功名的虚幻。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功名利禄的浮华和虚无,以及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开头,诗人以“枕上”来描绘自己在夜晚躺在枕头上思考,感叹自己的功名之路。泪水未干的意象传达了他对过去功业的留恋和不舍,而镜子中已经苍老的形象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功勋的褪去。

接着,诗人表达了起初欢喜得到千金子的心情,但如今却被九品官衔的束缚所困扰。这里揭示了功名所带来的虚荣和限制,使人渐渐迷失自我。

下半部分的描写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衣冠华丽的天朝已经来晚了,人们匆匆忙忙的生活中充满了悲欢离合。这种反差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让人不由得感叹光阴荏苒,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曾经举杯共庆的时刻,如今桂树茂盛、兰花芬芳的夏草已经凋残,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和事物的消亡。

《挽致政朱司户二首》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以及对功名和时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功名虚幻和人生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风秋雨索人诗,云放千山翠色奇。重九数来还渐近,本犀开了不曾知。

乐毅事燕时,其心有深旨。破齐七十城,迎刃不遗矢。岂留即墨莒,却与燕有二。欲使燕遂王,天下自齐始。岂意志未申,昭王一旦死。惠王固不知,使人代其位。强燕自此衰,何复能振起。自古君与臣,济会非容易。重惜千万年,英雄为流涕。

夙心旷何许,日暮依林薄。流水不待人,孤云时映鹤。濛濛千万花,曷为神仙药。不遇烂柯叟,报非旧城郭。

愠心虽悄悄,药物亦时时。半耳念非病,全身聩始知。三湘怀楚些,一櫂忆吴儿。会见相陪处,应多古锦诗。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我生一断梗,会见亲旧疏。新诗如春风,习习勤嘘枯。谢君和君诗,句甚形神癯。一笑当会此,各道意所如。

虫响乱啾啾,更人正数筹。魂归洞庭夜,霜卧洛阳秋。微月有时隐,长河到晓流。起来还嘱雁,乡信在吴洲。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北客何来此,浮生真偶然。风飚从禹穴,日脚近虞渊。渔唱谁能问,鸥盟我不捐。燃犀怪可睹,击树讯空传。钓石温徐坐,樯竿稳近联。波明疑练妥,山净学眉连。客上三千履,军呼十万鋋。可思江柳下,只欠舞衣前。鼓舵知无及,乘查帐未缘。远中微隐树,阔外莽横天。缥缈湘灵瑟,夷犹

我家南山中,柴门别经久。不知今春来,新添几株柳。清江闲钓竹,鸥鹭还来否?对此忽相思,长歌独搔首。

九门灯火夜交光,罗绮风来扑面香。信马恣穿深柳巷,随身偷看隔帘妆。身居薄宦安知乐,心逐流年暗减狂。留滞山城莫嗟叹,貂蝉从古属金张。

帝城父老,三岁望尧心。天远玉楼深。龙颜仿佛笙箫远,肠断属车音。离宫春色琐瑶林。云阙海沈沈。遗民犹唱当时曲,秋雁起汾阴。

解鞍小憩索胡床,五载重来两鬓霜。庭下幽花迷蛱蝶,屋头乔木弄笙簧。棣华喜遂团栾乐,柳絮从教上下狂。明月浮丘访仟伯,径迷芳草马蹄香。

寒食风霜最可人。梨花榆火一时新。心头眼底总宜春。薄暮归吟芳草路,落红深处鹧鸪声。东风疏雨唤愁生。

冷艳天然白,寒香分外清。稍惊春色早,又唤客愁生。待索巡檐笑,嫌闻出塞声。园林多少树,见尔眼偏明。

九日登高是故常,只今何事负年芳。紫萸俗佩凭谁系,黄菊无人只自香。开拓愁边须酒阵,包罗风景入诗囊。遥庆亲老持杯夜,肴核横陈画烛光。

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霏微依碧落,仿佛误非云。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旋开白酒买莲房,满泻桐膏炤玉缸。月女冷窥青斗帐,风神轻撼碧纱窗。公疑我是今皇甫,我恐公为昔老庞。醉后唾珠粘纸面,笑将笔力与人扛。

满耳洋洋分岭泉,早秋时候晚凉天。稻花斑白初经雨,竹色青苍薄带烟。安得孤臣能庐患,不劳明主更忧边。东坡故老知谁在,望我车尘若望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