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二首

安南易姓旧相仍,封锡还应到海滨。
万里版图曾郡邑,殊方小丑亦君臣。
炎风毒雾烦诸将,翠羽明珠入紫宸。
想见乞降矜面缚,天威此日转阳春。

作品评述

《征南二首》是明代诗人岳岱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征服安南(今越南)的场景,表达了对胜利的庆贺和对君臣关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征南二首

安南易姓旧相仍,
封锡还应到海滨。
万里版图曾郡邑,
殊方小丑亦君臣。

炎风毒雾烦诸将,
翠羽明珠入紫宸。
想见乞降矜面缚,
天威此日转阳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明朝征服安南为背景,通过对征南过程中的种种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庆贺和对君臣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安南易姓旧相仍,封锡还应到海滨”,揭示了明朝将安南纳入版图,改易了安南的统治者,但地方官员仍然保留其职位,体现了明朝对安南的宽容和接纳。

接着,诗中提到“万里版图曾郡邑,殊方小丑亦君臣”,强调了明朝版图的广袤和统一,不同地方的人民都成为了明朝的臣民,无论大小,都成为了皇帝的臣子,展现了明朝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然后,诗中描述了征南过程中的困难和艰辛,“炎风毒雾烦诸将”,表达了征战中的艰苦和危险。然而,诗中也透露了明朝的强大,“翠羽明珠入紫宸”,明朝的将领们凭借着他们的才干和勇气,成功地征服了安南。

最后两句“想见乞降矜面缚,天威此日转阳春”,表明明朝的威严和威力,使得安南不得不向明朝乞降。这里的“天威”指的是明朝的皇帝,他的威严和力量使得敌人束手就擒。这样的胜利使得明朝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阳春象征着兴盛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征南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明朝的威严和统治力量,以及对胜利的庆贺。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君臣关系的思考,表达了明朝对征服地的宽容和接纳。

诗词推荐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时平物茂岁功成,重翟排云到玉京。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

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廛閈高低尽,山河表里穷。峰峦从地碧,宫观倚天红。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玉斝飞无算,金铙

穷居谁肯念穷愁,况复凄凉雨似秋。疾置送诗仍饷酒,唤回落日在帘鉤。

怀仁辅义戒阿谀,万古先生两句书。长往不来安有此,如知王佐在樵渔。

年鬓日堪悲,衡茅益自嗤。攻文枯若木,处世钝如锤。敢忘垂堂戒,宁将暗室欺。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遇炙谁先啖,逢齑即便吹。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自哂成书簏,终当

故老传经日,诸生立雪时。瓶香人送酒,门响客催诗。白发经秋短,青灯坐夜迟。河汾有遗稿,读罢一兴思。

客游吴楚地,最好是秋天。三泖团脐蟹,双溪缩项鳊。桂林云顶寺,芦荡月中船。酒醒□□雁,犹胜听杜鹃。

诸父联丞弼,元夫总化钧。光华人莫并,恭俭古无伦。沐国三茅土,仪家五凤麟。涂车闾里恸,矧此故园亲。

阙下相看未忍分,过门谁料不逢君。竟参华省江南去,定有新声天上闻。夜静每劳瞻紫气,春深几欲和《停云》。豫章台下南归路,何日论心到夕曛?

前日见公如桂林,梅黄风雨天多阴。今年见公长沙去,草绿江湖春水深。借问长沙多少路,尽暗前年曾到处。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蕴经纶具。吾君一视而同仁,且欲烦公苏远人。亲朋漫作别离恶,王事敢辞行役频。嗟予潦倒百无用,客食淮南两相送。青山可买坐无钱,日长只作还乡梦。

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鴞。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虚幌湿朝露,枯琴寒夜泉。苔多应占地,林阙欲分天。香细浮烟短,蓬穿漏日圆。黄花慰贫老,满眼粲金钱。

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道傍老枯树,枯来非一朝。皮黄外尚活,心黑中先焦。有似多忧者,非因外火烧。

忆昨分携自日边,星辰忽忽几回天。故人老作诸侯客,今我初无二顷田。安得诗书同保社,敢烦札翰访林泉。万山不隔襟期处,赖有渠侬一味禅。

日日花光乱酒光,青帘绿树映红妆。今年幸得元戎伴,三到钟山共草堂。

瞑绿园亭小雨晴,病翁双眼为谁明。柳如张绪不殊昔,竹与子猷相对清。门下鸟乌无客到,壁栖蛇蚓又诗成。回头溪友千山阻,更向何人话此情。

檐前万点落珠玑,乳燕梁间嫩学飞。水汇百川人迹绝,苔封三径马蹄稀。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绵垣有衣。江上何偿表兴尽,却乘新涨棹舟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