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西风引袂涼云起,鸳浆扶船浮渌水。
露沁花脂茜粉香,满柄锋芒刺葱指。
红绡半妥金钏明,堤上六郎闚唱声。
湘中暮雨欢期失,各自东西空目成。
船荡波心烟漠漠,归路花从唱边落。
绿艳红妖江水深,水底灵均庆不觉。

作品评述

《采莲曲》是宋代俞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引袖凉云起,
鸳浆扶船浮浣水。
露沁花脂茜粉香,
满柄锋芒刺葱指。
红绡半妥金钏明,
堤上六郎阕唱声。
湘中暮雨欢期失,
各自东西空目成。
船荡波心烟漠漠,
归路花从唱边落。
绿艳红妖江水深,
水底灵均庆不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采莲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意境,表现了采莲的情景和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景象,船行于清澈的水面上,沁着花脂和茜粉的香气弥漫其中。诗中还描述了莲花的美丽和尖锐的刺,以及六郎的歌声在堤岸上回荡。然而,湘中的暮雨却使得期待的欢乐化为失望,每个人都空空如也。船在波浪中荡漾,烟雾弥漫,归途中的花朵伴随着歌声纷纷飘落。整首诗以水底的灵均庆作为结束,表达了一种无形的庆祝和喜悦。

赏析:
《采莲曲》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采莲的景致和情感。诗人运用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描绘西风、凉云、鸳浆、茜粉等元素,创造出清新、凉爽的氛围。同时,诗中还展示了莲花的美丽和尖锐的刺,突显了莲花的矛盾性,寄托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六郎的歌声在堤岸上回荡,为整首诗增添了音乐的节奏感。然而,暮雨的到来破坏了原本的快乐,使得人们的期待化为失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最后,诗人以水底的灵均庆作为结尾,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使整首诗留下了一丝神秘和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词通过对采莲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情感和心境的抒发,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情世故的反衬,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诗词推荐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老持藩印守河卫,苟禄惟知恋轼熊。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自笑晚年轻济丛,焚香静坐习元功。

北渚有狂士,病卧忘四时。绿暗知春晚,叶落识秋期。西风日已高,凝露方自兹。独有岁寒心,不负流水知。

柴门一以杜,胜事日相因。移竹听初雨,披花出故人。石衣行地古,野语隔墙新。忽笑朝来梦,风尘易水滨。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初陵凄草露,旧殿閴椒风。鞏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门外报春榜,喜君天子知。旧愁浑似雪,见日总消时。塔下牡丹气,江头杨柳丝。风光若有分,无处不相宜。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吾党登临兴,亭高眼更明。云深山断续,川阔路纵横。突兀娲皇塚,荒芜简子城。古来那可问,林外晚风生。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硁硁敢苟同。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雨窗思昔日,不见半年余。别后几回梦,中间三寄书。兵戈吾幸免,踪迹尔何如。世事难如意,同心却异居。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剩得春光有几分,闭门寒雨博山焚。桃花水涨潮连树,蛎女矶横石戴云。远浦鳜鱼归市晚,近汀釭袴避矰纷。蒲团镇日唯趺坐,清梵微微隔岫闻。

日澹梧枝洞锁苔,人间矰缴几惊猜。九苞自是冲霄物,曾为箫韶一出来。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隔墙蜂蝶諠,开户草木香。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竹欹屠苏坞,柳拂辘轳床。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尚书廊庙具,气若

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春早寒馀岂足哀,平生多难愧非材。去年二月都城里,曾共花房带雪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