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作品评述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读方干的诗,读完以后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意。虽然方干新近发表了一些新的作品,但是他的才华依然很少,与此同时,崔涂自己在隐居的地方沧洲,思考的问题却越来越深入。海潮冲击着高高的书房,远山渐渐入夜,给人一种深沉的印象。崔涂回忆他在高斋度过的夜晚,庭院的树枝可以辨认来自海洋的鸟类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崔涂与方干之间的不同处境。方干出名较早,有一些新的作品发表,但是他的才华不够,缺少独特的见解。而崔涂则在沧洲隐居,思考着更深刻的问题,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有着更为敏锐的感知。描述海潮冲击书房和山入暮窗,给人一种宏伟和深邃的氛围,强调了崔涂的才华和眼界。最后,崔涂回忆起在高斋度过的夜晚,表达出对当时的美好回忆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整首诗以崔涂对方干诗作的感悟作为线索,通过写景描写和自然元素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认知。

作者介绍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诗词推荐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人与山同静,亭巡紫翠间。无时临镜水,终日见南山。子敬心犹杂,渊明意自閒。坐来轻世事,薄暮鸟飞还。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

白马青络头,青萍宝带钩。青溪流水急,独上青翰舟。佳人青雀钗,手把青荷游。慕君青云器,青发结绸缪。

春到怀王旧渚宫,沙棠舟去水烟空。孤丛不有幽香发,应没江边百草中。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

新诗璀璨来蓬荜,径寸光摇白玉盘。二鹿已知烦细剪,一樽无乃辍余欢。

吾爱胡夫子,抱道来逃空。岂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奏疏沥肝胆,春秋开盲聋。当年起草处,想见临池工。愿为池上草,永怀君子风。

谁从西域移佳蔬,遍植中原葵苋俱。清霜严雪冻不死,寒气愈盛方芳敷。贯金锐箭脱秋竹,剪罗巧带飘华裾。中含金气抱劲利,穿涤炎热清烦纡。老人食贫贪易得,大釜日煮和甘腴。饭炊香白煮饼滑,一饱尽钵无赢余。空厨萧条烟火冷,可但食客歌无鱼。男儿五鼎食固美,当念就镬还愁吁。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笑他思著专鲈者,欲感秋风始去官。

薄游他日为寻梅,烂赏菁村十里开。冰影玲珑想仍旧,梦为庄蝶认香来。

当时携手城东道。月堕檐牙人睡了。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别来人事如秋草。应有吴霜侵翠葆。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别来二十年,唯馀两心在。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中有逍遥人,夜深观水月。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行春拥隼旟,十里访禅居。煮茗沙泉白,调琴竹阁虚。致君公望重,对客宦情疏。向夕回轩冕,林僧识佩鱼。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