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末元初段克己的《渔家傲.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
拼音和注音
dēng huǒ xiāo tiáo chūn rì m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春日:春天。
日暮:(名)傍晚:~时分|~归来。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段克己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原诗
灯火萧条春日暮。荒山月上闻村鼓。
羁客閒愁知几许。千万缕。人閒没个安排处。
醉酒翩翩随所寓。泠然便以风为驭。
指点虚无云外路。留不住。东将入海随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