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审言归郑州

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
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
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
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作品评述

《李审言归郑州》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从京城间旅行,跃马望着春山。
气象归于王国,丘陵接近汉关。
长榆树上啼鸟纷乱,细草地上牧羊人闲适。
年老已厌倦行走陌路,因为唱歌而送别儿子归家。

诗意:
《李审言归郑州》描述了作者梅尧臣的一次归乡之旅。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旅行场景和内心感受。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曾经离开京城,跨越山川,望着春山的壮丽景色。这一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接着,诗中出现了"气象归于王国,丘陵接近汉关"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盼和对家乡的向往之情。这里的"气象"指的是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气势,而"王国"则指代作者的家乡。"丘陵接近汉关"则是在形容离家不远的地方。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长榆树上啼鸟的喧闹和细草地上牧羊人的闲适。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凸显了归乡的宁静和安逸。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已厌倦行走陌路的心情,但因为儿子的归来而欢欣鼓舞,因此唱歌送别儿子。这里既展示了作者对家庭的重视和温情,也表达了对儿子归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归乡的场景和情感,给人一种回归故乡的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雷行万物春,天震而地撼。闭塞成冬冰,楚越自肝胆。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糁。相思牛羊下,城鼓寒紞紞。

温厚严凝,于皇上帝。文德武功,列圣闰配。舞缀象成,肃雍进退。秉翟踊踆,总干蹈厉。

西湖春碧净无泥,画舫朱帘傍岸移。寒食清明初过后,杏花杨柳乍晴时。后从西日催歌鼓,莫放东风转酒旗。只恐明朝成雨去,暗惊浓绿上高枝。

人喜相知自昔然,况君埋玉未多年。雄文一读千行泪,青眼相期万古传。已掇条枚收美实,更披沙石贮清泉。东齐倒掩无人语,火暖灯明手自编。

编政黄堂碧鹳衣,远餐周粟位犹卑。人推东鲁丘园秀,吏得西京法令师。骊驾路长云拂盖,鹄歌亭晓桂凝卮。上书自荐时非晚,囊牍三千正集帷。

元和天子圣,玉烛万方同。乾坤一澄霁,草木皆春融。臣度再稽首,臣愬三鞠躬。一雪洗蔡州,敢有贪天功。

大槿篱笆。雪屋梅花。香馥馥、疏影横斜。久辞**,识破浮华。有云门饼,金牛饭,赵州茶。验尽龙蛇。凡圣交加。喜清贫、不管骄奢。孤窗独坐,目断天涯。闲伴清风,伴明月,伴烟霞。

白发萧萧映帽纱,相扶访菊到山家。搀先一日东篱醉,要见人间未见花。

听话扬帆兴,初从岘首还。高吟入白浪,遥坐看青山。枯木猿啼爽,寒汀鹤步闲。秋来关去梦,几夜度商颜。

山前马厩普光殿,门外牛栏正觉场。五十三人同日葬,善财走得脚生疮。

爱之不我疏,狎则不我亲。山耶其竹欤,君子哉若人。

几回几巷复穿衢,货卖南方镇海珠。一栲栳都倾出了,不知酬价有人无。

江头言别颇匆匆,暮止荒陂破屋中。散尽烟云无夜雨,唤惊凫雁有春风。却思僧舍一少会,坐卷香醪百盏空。薄禄牵人非得已,相望秋思浩无穷。

故人逢傲吏,问驿下西关。制锦谁能似,鸣琴尔自闲。京江三国地,斗野五州山。去矣繁霜鬓,烟波照白纶。

风力号强明,三朝选寄荣。谁非千骑长,独就五羊城。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风色翻成料峭晴,閒期女伴踏青行。怪来昨夜灯花好,却是今朝斗草赢。

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似凝愁、不语谁知。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诸公对奕我高眠,此法非人不可传。四脚棋盘皆黑子,孝先从此便争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