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审言归郑州

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
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
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
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作品评述

《李审言归郑州》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从京城间旅行,跃马望着春山。
气象归于王国,丘陵接近汉关。
长榆树上啼鸟纷乱,细草地上牧羊人闲适。
年老已厌倦行走陌路,因为唱歌而送别儿子归家。

诗意:
《李审言归郑州》描述了作者梅尧臣的一次归乡之旅。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旅行场景和内心感受。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曾经离开京城,跨越山川,望着春山的壮丽景色。这一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接着,诗中出现了"气象归于王国,丘陵接近汉关"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盼和对家乡的向往之情。这里的"气象"指的是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气势,而"王国"则指代作者的家乡。"丘陵接近汉关"则是在形容离家不远的地方。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长榆树上啼鸟的喧闹和细草地上牧羊人的闲适。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凸显了归乡的宁静和安逸。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已厌倦行走陌路的心情,但因为儿子的归来而欢欣鼓舞,因此唱歌送别儿子。这里既展示了作者对家庭的重视和温情,也表达了对儿子归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归乡的场景和情感,给人一种回归故乡的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道无他,心为主。执象拘文徒自苦。记取圣贤语。丹经譬喻千万句。止是阴阳两个字。要识根元处。

蓐收何在涉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赢得一头霜雪。闲却五湖风月。鸥鸟负前盟。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相箕山,怀颍水,挹馀清。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笑抚山中泉石。细说人间荆棘。有道苦难行。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关山月,关山月,千里寒光射冰雪。一声羌管裂青云,陇上行人肠断绝。肠断绝兮将奈何,为君把酒问常娥。冰轮桂魄圆时少,应似人间离别多。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不殖千金产,惟求十亩园。湖山堆几席,花木报寒暄。曾是尊前客,常思醉后言。怀贤空有泪,无路洒新原。

鄙人闻道晚,何以播芳猷。未就三年刻,还惊一叶秋。论交无白足,对客有青眸。之子怀仙趣,相期汗漫游。

君子赠以言,古人重相送。大梁在何许,我心欲飞动。兄才如青钱。万选仍万中。行矣喜冬晴,北方地多冻。

灵均侈山林之乐,薄笼绡袴,幽放檀心。妖舞春风身醉香,力难扶也。

其一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其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当时联盖入东都,回首推迁二纪余。此地山川终不改,浮生光景半成虚。清谈剧饮梦寐隔,断羽沉鳞音信疏。谁道丰城双宝剑,紫烟长绕斗牛墟。

弦月纤纤照马蹄,竹书犹把署中栖。沟前垂柳穿林影,禁里新莺过水啼。缇骑纷随秦苑北,朱旗深护汉宫西。倦游不记长安道,一望关河怨解携。

寿安新试粲红裳。珍重异寻常。群芳落尽呈娇态,倚栏干、独殿春阳。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天时人事正相当。日日具壶觞。不妨醉了重教醉,忍孤负、艳质浓芳。明日再携肴核,还来花底徜徉。

武信旧藩,遂宁新府。乃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人物富繁,山川洒落。……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遂宁好,胜地产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冻琼浆。

我行如辘轳,西上复东下。触热泝江船,迎霜归越舍。齐山至禹穴,百六十长亭。江头矶上叟,嗤我太营营。朝见上江来,暮见下江去。君为何物官,拜罢乃尔遽。语叟且勿嗤,我本寒乡士。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为亲乞左官,得贰江南州。人淳土物美,官暇餐钱优。心欢亲意足,家喜

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当此每从容。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离四句,绝百非。清寥寥,白滴滴。直秀万重关,不住青霄外。千手大悲提不起,烁迦罗眼莫能窥。

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上堂相娱乐。中外奉时珍。五味风雨集。杯酌若浮云。

种花本欲娱行客,客子逢花特地悲。忽忽重阳今半月,依然青蕊网蛛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