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窗

不悟时机滞有馀,近来为事更乖疏。
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

作品评述

《僧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诗意深邃,通过对僧窗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僧窗”象征着禅宗文化的庙宇和思考人生的场所。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不悟时机滞有馀”,指出自己在生活中没有把握好时机,导致了许多遗憾和延误。诗人直言自己近来的事情更加杂乱和疏离,意味着他对生活的烦忧和迷茫。

朱轮和皂盖是象征着官员身份的马车,蹉跎尽表示岁月流转,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辗转和纷争感到厌倦。然而,即使诗人经历了这一切,仍然热爱明窗,好读书。明窗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见识的开阔,诗人通过读书找到了心灵上的寄托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僧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思考。诗人认识到自己错失了许多时机,感到事情愈加疏离和困扰。然而,他仍然保有对明窗的热爱,通过读书来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和力量。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思想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子去临民社,公私必小宽。皆云官似水,谁道县如滩。村绝追胥迹,溪无督赋瘢。自从陈李后,古调少人弹。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离离秋色上梧枝,向晓烟云冷砚池。绛帐谈经千古道,青山对酒几联诗。西风红叶林边树,夜雨青灯鬓上丝。竹瘦荷枯篱菊净,暂韬笔砚彻皋比。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

洛阳寒食苦多风,扫荡春华一半空。莫道芳蹊尽成实,野花犹有未开丛。

桃溪喷火柳拖烟,如豆青梅已半酸。燕子怯春归未得,一帘风雨杏花寒。

百丈休牵上濑船,一钩归钓缩头鳊。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

生平雅不乐城市,背郭开轩喜再来。烟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盖翠相挨。倚风柔弱休栽柳,照水横斜乘种梅。乘兴只应清坐好,此怀难向俗人开。

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仲冬六日如春旦,偶向溪亭适吾倦。山耶云耶远莫知,但见青苍属仍断。其余杂树亦稍稍,复有深溪临断岸。谓言雨后当有梅,倚薄敷丛忽陵乱。一杯共摩石田甘,走笔题诗待君窜,。因之并寄伯仁君,傥肯来游驱款段。

千年露液何曾酿,五色霞衣不用裁。小史调笙铺席罢,金笼鹦鹉报花开。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秋阳红若柿,晓雨翠如丝。福地逢迎日,江天笑傲时。莲臙犹殢水,桂粟已粘枝。波静天一色,山低云四垂。垂纶怀渭叟,纵棹拟鸱夷。上水迟吾乐,西风壮我诗。

枕石安眠,山云四屯。救不得出,浣盆浣盆。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

绿英吐弱线,翠叶抱修茎。矗如青旄节,草中立亭亭。根有却老药,鳞皱友松苓。长生不暇学,聊冀病身轻。

龙平江水清洋洋,尉山高兮秋叶黄。钓翁落落兮栖山房,偕室人兮甘糟糠。丈夫壮图兮在四方,道岂终穷兮业不彰。刍荛有谋兮怀庙堂,一言而兴兮悟君王。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遥想行歌共游乐,迎前含笑著春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