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水阁闲书·北岸

曲榭红蕖影,圆庵绿筱阴中。
门外何人会画,故来写作屏风。

作品评述

《郡斋水阁闲书·北岸》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郡斋水阁闲书·北岸》
曲榭红蕖影,圆庵绿筱阴中。
门外何人会画,故来写作屏风。

译文:
水阁里的曲榭,红蕖的倒影,圆庵中的绿竹荫蔽。
门外有人懂得绘画,特地来写在屏风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美的景象。诗人坐在水阁里,看到红蕖花的倒影在水面上泛起涟漪,绿竹在圆庵中投下清凉的阴影。门外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专程来将这美景描绘在屏风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寂静宜人的景色。曲榭、红蕖、圆庵、绿筱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整个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清凉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宜人的画卷之中。

诗中提到的门外的人会画,特地将这美景写在屏风上,显示了诗人对这样一幅美景的赞叹和珍重之情。这也暗示了艺术的力量,通过绘画能够将美丽的景色永久地留存下来,使人们可以随时欣赏和回味。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的崇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这首诗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宜人的心境,让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片刻的安宁和美好。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再岸萧萧芦荻秋,斜风细雨转船头。年来频作江湖梦,须向山阴上小舟。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粉垣周十里,丹碧焕神宫。楼阁晚多雨,梧桐天早风。人来夕照外,鸟起白苹中。何用厌城郭,沧洲佳兴同。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往者枉书并赐诗,蔼然高义见乎词。襄阳耆旧今余几,海内风流更属谁。早日有怀期见止,秋风于此得来思。顾虽愿被林宗识,却恐人非讵辱知。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五辛空{饥右换殳}饤,六甲已安排。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

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不知建业蔷薇树,何似淮淝草木立。因入谪仙诗句里,等闲随处得虚名。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