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

一台中立郁苍苍,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
烟生茶灶僧留款,风展蒲帆客去忙。
白发东坡在何许,两行遗墨照琳琅。

作品评述

诗词:《灵洲》

一台中立郁苍苍,
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来知气候,
鼋精出没兆灾祥。
烟生茶灶僧留款,
风展蒲帆客去忙。
白发东坡在何许,
两行遗墨照琳琅。

中文译文:

一座山峰屹立在苍茫之中,
四周的山峦与水面相接。
从潮汐的往来可以知晓气候的变化,
祥瑞的龟鳖时而出没预示着灾祥。
烟生起来,茶灶里的僧人留下一份好意,
风展开蒲帆,客人匆忙离去。
白发的东坡在何处,
两行遗留的墨迹照耀着琳琅之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灵洲》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通过描绘一座山峰和其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交融与和谐。

首先,诗中提到的“一台中立郁苍苍”描绘了一座高大的山峰,高耸入云,屹立不倒,给人以稳定和坚定的感觉。四周的山峦与水面相接,展现出宏大自然景观的壮丽和辽阔。

其次,诗中提到的“潮信往来知气候,鼋精出没兆灾祥”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通过观察潮汐的往来,人们能够了解到气候的变化。而鼋精(即龟鳖)的出没则被人们视作灾祥的预兆,传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茶灶中的烟和僧人的善意,以及风展开的蒲帆和匆忙离去的客人,展示了人文与自然的交融。烟生起来,象征着温暖和人情味,僧人在茶灶留下款待客人的善意。而风展开的蒲帆和匆忙离去的客人则象征着繁忙的人世间的喧嚣和匆忙。这些景象与山峰的壮丽景观相互对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在最后两句诗中,白发的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通过提及苏东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前人的致敬。而“两行遗墨照琳琅”则象征着苏东坡的文学遗产和精神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灵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通过提及苏东坡,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推荐

往岁南闽路,曾知幕府崇。已先多士列,不与众人同。红透荔枝日,香传茉莉风。还应飞诏急,催向道山中。

万物各有时,蟋蟀以秋鸣。我老自少眠,那得憎此声。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老夫送人作太守,不曾送人上九天。玉皇去年选丁宽,遣求螺浦苏茕鱞。玉皇今年唤渠还,州民遮道不得前。文儒佳政万口傅,近世能吏了不关。道渠岂弟父母然,凛如冰霜照人寒。道渠明断神一般,秋毫不扰田里安。一州天下孰後先,要渠笔橐侍甘泉。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皖城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太史滞留终不偶,中郎制作遂无施。二千石禄今何有,四十车书昔漫知。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挠暮年悲。

城柳初尽处,薄蔼开空明。潦降古洲出,千里关寸情。断岸带芳草,远树啼残莺。钓艇日往还,或有羊裘生。下马对尊斝,故人相与倾。坐久出歌舞,柔风濯长缨。落霞酣野色,吟蛩战秋声。长恐西日下,衢路立屏营。

白发萧萧仅到肩,一枝藤杖日翩跹。草苫墙北栖鸡屋,泥补桥西放鸭船。心似枯葵空向日,身如病栎孰知年?放怀却有翛然处,不养金丹不学禅。

逢人问行李,几日至东园。别去将三月,书来得五言。淮山分限域,风土异寒暄。四大知安稳,根尘要反源。

萧然上方境,人稀知地僻。徙闻古仙人,石上有遗迹。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庭院秋多夜转赊,寒凝残烛不成花。小窗风雨正交加。客里清尊惟有泪,枕边归梦久无家。断肠更不为年华。

浮云舒卷原无定,此意谁能为饱参。出岫无心归亦尔,不妨今日与同龛。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烘林日动云霞杂,绕坐香通兰惠分。一局仙棋春院闭,不教声利世间闻。

不到垂虹十四秋,聊倾巵酒酹沙鸥。蹄涔一勺閒风月,老眼关河万国愁。

衰质蒲柳如,日夕就枯槁。往梦桃李春,其能几日好。志业亦无成,飘零逐衰草。浮荣岂足怀,妄念犹风扫。陈言亦刊落,损学而促道。誓当与世违,山林以终老。

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

自昔闻南国,於今讼已微。优哉贤墨绶,经始雅轩扉。白日有余乐,清风知所归。如何心已花,尚寄玉琴徽。

自别高居二纪余,今朝重到懒踟蹰。山川胜景依然在,屈指交亲一半无。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银海眩生花,玉楼寒起粟。翻笑二祖立雪谩齐腰,活埋一片无瑕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