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

出自宋代释元肇的《和上官右史韵》

出自宋释元肇的《和上官右史韵》

拼音和注音

lín fēng huái měi rén , zài bǐ tiān yī f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一:1.谓与天合而为一。2.星名。3.神名。4.太岁的别名。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陈沂《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高诱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高诱注:“方,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唐王建《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宋张载《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临风:迎风;当风。

释元肇

不详


原诗

夫子作春秋,大义明素王。

至于游夏辈,一字不敢当。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世道有隆替,人才随翕张。

致君与泽民,夷险公备尝。

山川寻谢屐,风月归奚囊。

满城风雨朝,采采篱下黄。

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

诗词推荐

陻废不知年,石栏苍藓涩。渴心空自烦,长绠曾谁汲。无复语沧波,坎蛙奚所及。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水白深还黑,山黄远自青。纷然无定色,何者是真形。不坏只太极,长存惟六经。莫疑晨镜裹,黳漆换星星。

收歛神光少默兢,顶门一路聚云烟。且升阳火烹金鼎,却降灵泉灌玉田。交结只於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功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遥思旧游处,仿佛

生长深宫不识山,骚人一见便开颜。分明记得经行处,青草湖边第几湾。

车马匆匆。会国门东。信人间、自古销魂处,指红尘北道,碧波南浦,黄叶西风。堠馆娟娟新月,从今夜、与谁同。想深闺、独守空床思,但频占镜鹊,悔分钗燕,长望书鸿。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偃蹇风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骄雪。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北人著小竹花问更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钿砌池心绿蘋合,粉开花面白莲多。久阴新霁宜丝管,苦热初凉入绮罗。家酝瓶空人客绝,今宵争奈月明何。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偶同文翰游,及此良时遇。

尊酒长飞亭忆离,参差吹断竟谁思。我怀知己惭鬷蔑,公喜逢人说项斯。一坞烟霞双鬓老,数椽风雨二天私。钱塘日暮飞江阔,薄撷芳馨结桂枝。

学稼古寺侧,结庐高柳阴。音书故交绝,岁月杜门深。新雪添衰鬓,寒灰死壮心。西州贤别驾,连日肯相寻。

穿堵超玉绳,倒影夜窗寂。火云一洗空,月露清欲滴。幽人负疴卧,起坐三叹息。归同对床第,晤语永佳夕。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玉床摇帝座,青盖出都城。巷哭行家泪,燕歌四面声。乾坤遽如许,风雪可邻生。清晓宫门外,犹听打六更。

睡觉花阴芳草软,不知明月出墙东。杯盘狼藉人何处,聚散空惊似梦中。

冯夷老手妙庄严,一色工夫一夜添。统卷山河还太极,平抛珠玉到穷阎。瘦吟相谂梅寒苦,渴饮何妨秫冻甜。黄竹方哀籴方涌,幸犹三白是丰占。

此职司天派,员分南与西。事稀从吏懒,诗好笑人低。丹荔开屏画,青榕盖鹤栖。必思随侍日,曾有旧留题。

早似机云入帝乡,晚如广受出咸阳。旧游应忆鱼同队,倦翼还欣雁著行。甲子八百九十朔,醉乡三万六千场。新阳渐漏春消息,二老风流日月长。

名高身愈隐,孤锡倚岩扃。园布黄金地,台藏白马经。菴云吞暝烛,涧月泻虚瓶。坐想溪桥路,莓苔又几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