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独至西三首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作品评述

《晚步独至西三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步独至西三首,
我来点检春踪迹,
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秋本,
花根一点著泥红。

中文译文:
在黄昏时分,我独自步行到西边的三处风景名胜,
我来仔细寻找春天的踪迹,
无论是北山还是南山,绿色隐约交织在一起,
留下给那些有才情的人,作为秋天的启示,
花的根部仅有一点点泥土的红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独自散步到西边的三个地方的场景。诗人在春天结束之际,仔细观察着大自然的迹象。无论是北山还是南山,都弥漫着浓郁的绿色,形成一片葱茏的景象。诗人将这些春天的景致保留下来,留给有才情的人,作为秋天的启示。最后两句,诗人用花根泥红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短暂而珍贵,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痕迹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黄昏时分,一个人漫步于西边的山林之中,观察着春天的踪迹。他发现山的北面和南面都弥漫着浓绿的色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将这些春天的美景留给有才情的人,希望能够成为秋天创作的灵感。最后两句中的花根泥红,象征着春天的细微痕迹,即使微不足道,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室有月(吟)。--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和)。--

閒过选佛场,归云翠如泼。入门偶有言,启颊师便喝。掩耳煨芋炉,但把火深拨。呼童酌玉虹,注之旃檀钵。嘘灰然微红,横铛水煎活。茶酣登甲亭,双眸为之豁。鸟啼空山幽,翔来集木末。风月一何佳,团圞共披抹。悠然澹忘归,于兹得解脱。

剪自幽岩侧,高僧忽见遗。看云欹尽日,书雪握多时。节冷虫微蠹,根闲藓暗滋。旧山泉石在,归去赖扶持。

玄象中台坼,皇家上相薨。大功铭玉铉,密事在金縢。无复同鱼水,空嗟失股肱。若言丰沛旧,陪葬近长陵。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双鹭雕笼昨夜开,月明飞出立庭隈。但教绿水池塘在,自有碧天鸿雁来。清韵叫霜归岛树,素翎遗雪落渔台。何人为我追寻得,重劝溪翁酒一杯。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万事皆气埃,一气

时脱蓑衣当酒钱,江天身世一渔船。七旬衰老人无识,林下休官十五年。

亭阚方池物物新,花中名品富长春。诗僧用意栽培处,四季常教有主人。

明明英后,仁孝敛恭。丕喃丕承,增光祖宗。继志述事,遵制扬功。万邦作孚,盛德形容。

簨簴高悬于阗钟,黄昏发地殷龙宫。游人忆到嵩山夜,叠阁连楼满太空。

耳根静处水流村,眼界空时山在门。

我亦端渠似,图中见此坳。一身非惮嶮,十日未穷郊。问水水源绝,逢山山石硗。政便安蹇足,敢说负萧梢。

薛在近世,意庄体葩。倣而肖耶,偶其好耶。笔动圣鉴,艺兼词华。系诗崦藏,维以传家。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臟何炯炯。桑田沧海千馀年,百炼依然化为矿。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我方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暗中许负应卢胡。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

珍馆径归鄞,人犹望秉钧。邮传千里讣,哀动五州民。躃踊森贤嗣,攀号感路人。公乎不忘矣,衮衮看簪绅。

窈窕溪山狭径通,轻舆飞幰御东风。倚天苍壁人烟外,也有桃花簇簇红。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诸老俱沦落,流风日转移。独怀忧国意,长说渡江时。姓字谁如此,功名早不疑。却收湖海气,燕坐雪垂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