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作品评述

《种荔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白须的太守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荔枝的情景。诗人以荔枝比喻珍珠,形容荔枝果实的红色宛如珍珠一般可爱。然而,诗人认为太守种植荔枝的热情也是愚蠢的,因为他花了十年时间才见到果实,却不知道在他离开时将会是谁享受到这些荔枝。诗人通过描写这一具体场景,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无常性的感慨,以及对人们追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无谓努力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荔枝的比喻,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荔枝作为一种香甜可口的水果,被形容为红颗珍珠,显示了其美丽和珍贵的特质。然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荔枝的赞美上,他通过描述太守种植荔枝的长时间和辛劳,表达了对人们追求的思考。太守虽然用心种植荔枝,但他的努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离开后谁将享受到这些荔枝。这种情景呼应了人生的无常和努力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勾起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努力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追求的思考,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交融,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时间、努力和生命无常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平压龙山五尺危,堕鸢何处避阴威。渐令融罢春泥软,麦浪黏天燕子飞。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赋诗悲乱世,易箦及芳春。夙昔宁知佛?精魂实避秦。老妻单冷墅,残帙委流尘。杖履难重遇,桃花处处津。

云蒸洞穴秋成雨,泉落庭除夏结冰。

使君帘幕锁香篝,广马千金制一裘。好是孤灯风雨梦,夜深直度野人舟。

帘卷薰风夏日长。幽庭脉脉橘花香。闲看稚子引鸳鸯。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乡。

湖水平漪,与我意、一般容与。任多少、双凫乘雁,落花飞絮。露冷云寒烟外竹,霜明日洁梅边路。怪天随、人意作阴晴,无非数。方寸地,图书府。老太史,亲分付。况身名四海,未为不遇。用舍行藏皆有命,时来将相还须做。且闲中、袖手阅时人,摩今古。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横骛九州。庆中兴机会,天生山甫,非常事业,天授留侯。左搏龙蛇,右驯虎兕,万里中原谈笑收。功名早,便貂蝉猎猎,飞出兜牟。新氓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正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眼底太平,不图再见,罗拜焚香青海头。从今去,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嶮巇.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夕阳挂东峰,光色笼远树。西峰急雨来,童子渡溪去。

水纳乾坤净,窗通左右凉。船门如引索,直面看波光。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仙路驭风行。松路转,丹碧照飞甍。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幽事不胜清。

仙杏一翻新,妖饶洗露晨。待妆忧粉重,欲点要酥匀。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写真。君须怜旧物,曾伴曲江春。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诏岁银袍盛,头场玉鉴明。妃灵如有助,娥老尚多情。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君不见长安市,扰扰行人如聚蚁。不惟贾客与廛民,往往完冠绅大夫士。投身闹处思山林,欲归未归长苦心。夜深灯火如白昼,呕哑弦管喧繁音。孤客欲眠眠不得,四更五更人暂息。忽然车毂鸣枕中,百官朝早传呼亟。我时起坐一喟然,推窗孤月方流天。嗟哉市朝不知夜,挹此清景何由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