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务拜伯父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送郑务拜伯父》
唐代 綦毋潜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郑务拜去任官的情景。郑务拜是一个有名望的官员,但却被贬职,变成了逐臣。在他离开的时候,诗人以一曲劳歌送他,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还描绘了早春的景象,花开满江,柳绿如丝,给人以春暖和鲜花烂漫的美好感觉。最后,诗人以博大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告别这个清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送别情景,表达了对郑务拜的敬佩和祝福,并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带来了一种宽广和积极的情感。整首诗词形式简洁、语言优美,文字流畅自然,通过寥寥几句,传递了浓重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同时,诗人通过诗中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介绍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的生平

  綦毋潜(692年-749年,綦音qí),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开元十四年,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742年),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虽然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 《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的评价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

诗词推荐

脱体无依是病由,直须大死一回休。西江吸尽无涓滴,便解人前不识羞。

地名

女伴新晴喜晒衣,老人閒步览春晖。隔篱一树桃花发,初见今年粉蝶飞。

地名

重峦俯伏朝黄岳,戈戟森森御仗前。海外群峰争赴壑,云端巨掌欲擎天。狂风直袭千寻索,急雨时倾百丈泉。为问绰棋诸羽客,谁挥斤斧劈山川。

地名

兰畹梅林事未关,瑞香那复夜团团。东君动是经年别,每到花开仔细看。

地名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地名

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杨州。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地名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地名

虚飘飘,虚飘飘。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彩云铺远霄。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地名

冲霄难为羽,泛海难为舟。缚羊驾我辂,猛志空悠悠。农时失耕耨,何以望有秋?决藩盗菽粟,鹰隼不如鸠。韶华不我与,去若川水流。岁莫独彷徨,凛凛怀百忧。

地名

仰观银河月,千林散寒光。佳人今何之,远在天一方。秋声酸我鼻,秋色断我肠。夜深倚西风,清泪如雨滂。世有千里马,可怜无王良。

地名

瞬目迷千劫,扬眉隔万山。一真分瑞出双关。混入华元,到此有何难。*质飞金翼,凝阳透玉环。惺然洗觉梦魂间。云去无心,物外独清闲。

地名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地名

行行渐入瘴乡深,官事从人笑我侵。越俎代庖真有愧,逢场作戏本无心。宾僚暇日一杯酒,杖屦西园十亩阴。政尔无能落闲处,且从猿鸟觅知音。

地名

暂脱尘闉马足埃,僧窗高卧白云堆。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鸟声边午梦回。坐懒且推书册去,吟清时唤茗瓯来。要知门外无车辙,十日新生一迳苔。

地名

异时随举孝廉郎,旗盖相承据一方。肠绕阊门祥已定,将军毕竟是吴王。

地名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增栖几禅伯。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地名

贪忙安得似偷闲,日日红尘倦往还。买得小舟真似叶,败荷丛底看孤山。

地名

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

地名

高阁去烦燠,客心遂安舒。清流中浴鸟,白石下游鱼。秋树色凋翠,夜桥声袅虚。南轩更何待,坐见玉蟾蜍。

地名

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嗟予老懒世不用,穷巷久雨无高轩。虫鸣鸟噪感时节,嫠不恤纬羞前方。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君胡衮字富褒饰,三复妙语将谁论。知君独负青云器,欲使饥者名长存。

地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