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荥阳甯氏园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作品评述

《宿荥阳甯氏园》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喧闹的城市背后,有一片宁静的园林。
广阔的景色临近溪水。
车辆在绝壁上穿行,河水润泽着桃树和李树。
园内的居民心灵充满美好的思绪,过客也因此而感到新的喜悦。
当我回首中桥一眼,便想迷失在那美景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园林景象。城市的喧嚣背后隐藏着这片安静的园林,园内有清澈的溪水和壮丽的山景。车辆穿行在陡峭的山壁上,河水滋润着桃树和李树。园内的居民享受着宁静与美好的思绪,而过客也因此而感到愉悦和新奇。当诗人回首中桥时,被这美景所吸引,渴望迷失其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园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被置于背后,人们在这片园林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桃李滋润、车流穿行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园林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的中桥更增添了一种迷失和遐想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感受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山气之微明,湖光之清浚。轩中之人秀而隐,予固未之论。独是一篇之题,自是于古无所与逊。知益知损,予意犹有俪乎孔门国之哂也。

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叶。故交一不见,素发何稠叠。

三经已是太多罗,州去休休更问婆。个裹幸然无一事,何须终日把砖磨。

大涤通华阳,仙家碧云上。飞泉舞苍蛟,绝壁浮翠浪。泉石有声诗,云烟无尽藏。落日青山多,临风一长望。

昨见初绷浴露儿,如今又满一年期。山林深处寿高木,薇蕨清风生瑞芝。试取印来如异日,能将字认已多时。诸郎自是诗尽种,嫡出源源分外奇。

潮后菰蒋半带泥,隔林遥听午时鸡。江天漠漠云帆远,野日荒荒春鸟啼。石壁倒垂枯树老,沙田平接乱山低。经行好处须摹取,收入诗囊付小奚。

燕云远使栈云间,便遣郫筒助客欢。闪闪白鱼来丙穴,绵绵紫鹤出巴山。神仙缥缈艳金屋,城郭繁华号锦官。万里桥西一回首,黑云遮断剑门关。

染露檀心嫌粉白,数花欲作鹅儿色。圃中不为客分春,使君自有分春力。

瘿民见我亦悠悠,瘿木累累满道周。飞舄已随王令化,真龙甯为叶公留。未能洗耳箕山去,且复吹笙洛浦游。舍故趋新归有分,令人何处欲藏舟。

三子追随,文笔峥嵘,相如上林。正遥山雨过,岚光涌翠,平湖风起,天气行金。老我何堪,颓然于上,得共停舟赏此音。高歌罢,似千山月冷,万壑龙吟。玻璃莫厌杯深。尽尘土、机关苦用心。对湖山如此,安能不醉,交亲知己,何处重寻。慷慨中流,阑干拍遍,离合悲欢一古今。明朝去

霜冷留宾发,心融篆贝经。疏金重锦诰,琢玉璨之庭。方禄参军养,俄丹寿母铭。可怜萱草露,也解泣仪形。

东流江水鸭头春,南隔高原背驿尘。便使滩声能怨别,此愁不独北归人。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万人丛里求知己,百草头边识老僧。从此更无回避处,三头两面得人憎。

新喻渡无桥,分宜桥有栏。孰欤两徼吏,贤否已判然。堂上著威信,四郊如目前。入国政可知,兹焉略闚观。

鸟飞欲尽暮烟横,一笛西风万里晴。山外有山青不见,微云映出却分明。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撩拨游人思不禁,也缘尤物荡人心。今宵雪向花间作,应妒此花红太深。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未开口时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

日出气稍和,呼船渡烟津。微风西南来,水面生鱼鳞。适此一日佳,聊娱百年身。捋须俯船舷,一笑彼何人?闰余春事早,已觉阳和新,梅花处处开,幽香袭衣巾。久病喜我出,问讯倾乡邻。舟回不须速,看涌白玉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