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莹师携琴见访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作品评述

《谢文莹师携琴见访》是宋代诗人石扬休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郑卫湮俗耳,
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
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
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
重约月明开。

诗意:
这首诗是石扬休向琴师谢文莹谢师并寄情之作。诗人感叹自己生活的郑州和洛阳都已经失去了古代音乐的繁荣,现代的声音不能重现古代的韵味。诗人推测这些乐曲当中的古老意蕴被教师传承再现,仿佛清风送到了自己的身旁。他约请这位琴师来到低暗阴凉的竹轩下,一起演奏,共同开启美笔、月明之晚。

赏析:
这首诗情绪悲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古代音乐的怀念和对琴师的憧憬。诗中的郑州和洛阳代表了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而广陵和峄阳则象征了古代音乐之乡。诗人觉得现代的声音已经无法复制古曲的神韵,但也相信真正的古意会被他的琴师所传承。他将琴师请到幽暗的竹轩下,共同演奏时,月明照耀下的场景更显出诗人对美好的期盼。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狂热追求。通过对古代音乐的回忆,诗人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大自然清风明月的赞美。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形成了一幅追求理想和追逐美好的画面。

诗词推荐

怪槐风动绿鬅鬙,廊外时闻演梵僧。怊怅无人共樽酒,可怜明月最高层。

片花飞后水东流。无计挽春留。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莫道刘郎霜鬓,才情未放春休。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肥遁元无闷,躬耕亦自娱。曲肱安陋巷,爱尔亦颜徒。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糜烂方完额,军书趣借征。呼啼通比屋,髡薙净丘陵。爱养天心啬,追呼吏牍能。深山犹伏莽,多垒不堪增。

何处挽春还。华屋金盘。一枝红雪入惊看。总为西园风露早,特地高闲。寂寞曲阑干。高髻云鬟。绿罗衫子瘦来宽。好个沈香亭畔月,只在秋

古井无由浪,浮云一扫空。诗书修孔业,场圃嗣豳风。惧在饥寒外,忧形寤寐中。吾年虽日逝,犹冀有新功。

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

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故乡何处,搔首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终年问学愧无成,落魄深藏酒肆名。四壁贫来千口笑,三竿卧起一身轻。云停北渚常思友,风阻西陵独忆兄。寄到新诗多丽句,满池春草为君生。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百痾沈顿弥两年,何图壮女死我先。失声忍号气窒咽,泪如绠縻汲九泉。呜呼尚敢尤诸天,托非其人死失所。父孱母嚣犹弃汝,吞辛咀楚申何許。萎荑殒英春不主,呜呼万古为冤土。

赐禊追三日,闻莺啭万年。恩深重湛露,气暖入非烟。睿作端知圣,清尊不翅贤。眼明惊既醉,奎彩下云天。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侯门林请谒,香火务真修。古院扃苍藓,他山空旧游。出禅庭月晓,开卷竹窗秋。已得栖幽趣,何须买沃洲。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却寄两条君令取,明年双引入中书。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