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云归吴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作品评述

《送水云归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惠真。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琵琶拨尽昭君泣,
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
唐僧三藏入天西。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琵琶声、芦叶声和琵琶拨尽后昭君的泪水,以及芦叶吹残后蔡琰的啼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诗中还提到归来的人见到了烦恼的林逋,他感慨万分,觉得林逋的遭遇与自己有些相似。结尾提到了唐僧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暗示着生命的旅程和追求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琵琶声和芦叶声为引子,通过音乐的形象描绘,营造出离别的悲凉氛围。琵琶拨尽后,昭君泣不成声;芦叶吹残后,蔡琰无力诉说。这种通过音乐和自然声音来表达情感的手法,使诗词充满了音乐和声音的美感。

诗中的林逋是一个苦恼的形象,他的遭遇与作者有所共鸣。这种共鸣是对离别和人生旅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困顿的感知。

最后提到了唐僧三藏入天西的故事,这是一个寓意深远的象征。唐僧的西天取经之旅是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探索人生的真谛。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作者表达了对追求目标和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旅程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自然和寓言的手法,以离别和人生旅程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困顿的感知,以及对追求目标和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伐国曾闻用女戎,忍留妖丽汉宫中。如知褒姒贻周患,须信巫臣为楚忠。青冢不遗芳草恨,白沟那得战尘空。解移尤物柔强虏,延寿当年合议功。

相看计尽非,息影更何疑。几日雁初过,一冬寒较迟。竹宜和雪看,梅好带花移。只此清贫趣,知心者是谁。

寒食清明次第来,紫苞红萼裹池台。东风似与人商量,最好花教最后开。

袖刺谒诸邻,徘徊寄心赏。潭潭广厦深,咳唾生余响。兹邦怀地宝,比屋夸雄敞。如何蓬庐士,贫贱安所养。

白云先生去何从,烟霞高人继其踪。两朝恩光照岩穴,映墙竹柏清阴同。高人已注丹台籍,白云子孙食不给。人生有累岂妻孥,生羡金门羽衣客。

永日绿阴庭院静,最怜紫燕翩翩。旧巢已堕不堪粘。主人情爱重,亲手卷珠帘。恰则五龙同浴佛,崧高又报生贤。殷勤深意请谁传。呢喃如对语,富贵出长年。

风仙同我蓬莱宴。□玩蓬莱清浅。海市蓬莱出现。虎啸蓬莱苑。龙吟蟠绕蓬莱殿。鹤驭蓬莱凤辇。丹显蓬莱九转。堪应蓬莱选。

一年三百六十日,今朝又是从头起。人人有个主人公。水牛衔却老鼠尾。深沙欢,那吒喜。佛殿走出门去,僧堂撞入库里。

道边相送驿边迎,水隔山遮似有情。岁晚无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

头陀全盛时,宫殿梯空级。城中望金碧,云外僧戢戢。人亡经禅尽,屋破龙象泣。惟有简栖碑,文字岿然立。

杜宇蜀帝魂,啼时吻流血。知有思归人,日夜啼不绝。吾归渺无期。汝啼岂易说。故宫春草深,高堂满簪雪。

二子继沦阏,惜哉难具论。麈毛如昨语,墨藁未乾痕。翣雾迷归柩,{流氵换忄}风惨葬原。风流尽逝水,日月促陈根。从古死皆有,由来命罕言。病夫长恸罢,翻幸岿然存。

雅道於今久寂寥,规橅君肯到祈如。鲸牙浪阔倾三峡,鹏背云高负九霄。但觅图书供闭户,不忧勋业误题桥。七言起我黄山兴,若第诗功不愧萧。

房公堂是盖公堂,漏下无声日正长。应念常山蛇阵处,有人搔首立斜阳。

我怀高卧心,而为贫所迫。挽我赴尘贱,动与幽趣隔。硗田能几何,旱穗正容摘。岂便得收敛,半属租程客。分争既不贤,烈日仍暴炙。劳生可羞唷,皆为糠籺窄。使得二顷把,凶年不相厄。岂复论锱铢,驱驰在阡陌。自当杜衡门,清坐对书册。馀粟酿醇醪,笑似双鬓白。

晚日放晴雨脚收,楚山千里江吞秋。上水风生荻花渚,漠漠幅蒲天际浮。轻云骤掩目力断,云消似过芳洲半。危樯逐乌惟恐缓,燕子争飞先到岸。

一枚蝉蜕榻当中,命也难辞付大空。垂死尚思玄墓麓,满山寒雪一林松。

轩昂师子首,牛足马身材。三道如能入,玄门叠叠开。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九月过鸣雁,斜阳上废台。兵车千载会,桑柘万畴开。代谢随秋草,草灵化死灰。我来空咏古,寒鸟有余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