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辛弃疾的《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拼音和注音
bù chéng rén zǒng yào fēng hóu ? fú yún chū chù yuán wú dìng , dé shì fú yún yě zì yóu 。
翻译及意思
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成人:(动)发育成熟,长成大人:长大~。②(名)成年人:你已经是~了,填志愿自己看着办吧。
自由:(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名)哲学上把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叫作自由。③(形)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行动~|新闻~。[反]禁锢。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封侯:封拜侯爵。泛指显赫功名。
不成人:意思为古称肢体、器官等有缺陷的人,后用来比喻行为恶劣的人。
总要:总要,读音zǒng yào,汉语词语,意思是统领;总括。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原诗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