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寺三首

霜松雪竹老重寻,南荡东陂水自深。
凤去宅存谁与住,不如作寺免伤心。

作品评述

《半山寺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半山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霜松雪竹老重寻,
南荡东陂水自深。
凤去宅存谁与住,
不如作寺免伤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半山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人描述了半山寺的景色。他提到了“霜松”和“雪竹”,暗示着寒冷的气候和高山的环境。这些景物被形容为“老重寻”,意味着它们已经存在了很久,历经岁月的洗礼。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古朴、沧桑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了“南荡东陂水”。这里的“南荡”和“东陂水”是地名,指的是半山寺附近的地方。诗人称这水“自深”,暗示着水的深邃和神秘。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凤去宅存的思考。凤是指高贵、美丽的事物,宅则代表家园。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凤去宅存谁与住?”他在思考,当美好的事物离去后,留下的是什么?这种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物质世界的无常感到的痛苦和迷茫。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不如作寺免伤心。”他认为,与其执着于物质世界的变迁和失去,不如修建一座寺庙,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半山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元夕星灯照露台,六宫歌吹出云来。夜深翠辇归金殿,十里回廊锦帐开。

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月中八万四千宫,不管妖蟆啖老瞳。白兔药成无用处,墨龙云上有奇功。且忻玉宇琼楼在,莫恨银花火树空。自古庚寅多此事,烦君抬眼相苍穹。

天生此身人力寄,人力尽兮天数至。天人相去不毫芒,若有毫芒却成二。

双溪疑从银汉下,我欲穷源问仙舍。飞澜溅沫漱篮舆,却望两崖天一罅。疏疏暑雨滑危梯,策策山风掖高驾。幽寻险绝太奇生,莫笑退之号太华。

平生每相梦,不省两相知。况乃幽明隔,梦魂徒尔为。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今夕亦何夕,梦君相见时。依稀旧妆服,晻淡昔容仪。不道间生死,但言将别离。分张碎针线,襵叠故屏帏。抚稚再三嘱,泪珠千万垂。嘱云唯此女,自叹总无儿。尚念娇且騃,未禁寒与饥。君复不憘事,奉身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千山影瘦,万木萧然。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春从天上来,几日到章台?凭语青青柳,飞花莫浪催。

自别春风情意恻。秦筝不理香尘积。去跃青骢游上国。归未得。何如莫向尊前识。薄幸高阳花酒客。迷云恋雨青楼侧。金屋空间双凤席。离怀适。银台烛泪成行滴。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老农肯信尤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物本无情人有情。百般禽咮百般声。有人闻鹊不闻莺。我盏通神君信否,酒才著盏月随生。大家吸月当箫笙。

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於此不投时。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万里春风一札书,锦幢绣旆二难俱。殷红荔子武侯渡,深碧藕花房相湖。家庆盛於群玉府,身名荣过执金吾。人生信是团栾好,我亦归谋种芋区。

满头青,都是假。这回来,不作耍。

残冬梅玉已全开,明日新阳应候来。但喜痴儿欣节物,又闻残酒滴炉灰。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秋浦老渔人不识,清溪数湾船一只。钓竿垂垂钓丝直,眼光过似豀光碧。得鱼归来不自吃,开笼分与白鷳食。却来独坐矶头石,对著斜阳诵周易。恐是渭滨姜子牙,安得文王与同车。

历历从何起,冷冷与耳谋。人言衰相现,我以妄心求。远磬山房夜,寒蜩陇树秋。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