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二首

上置书堂下钓矶,漫郎陈迹尚依稀。
无端一首黄诗在,长与江山起是非。

作品评述

《浯溪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上置书堂下钓矶,
漫郎陈迹尚依稀。
无端一首黄诗在,
长与江山起是非。

译文:
我在书堂上方,钓鱼于溪边,
忽然想起过去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无意中写下一首黄诗,
却引起了长久以来的争议和纷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浯溪上方的书堂中,下钓矶垂钓的情景。作者漫不经心地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尽管时光已逝,但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来。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作者无意中写下了一首黄诗(黄色象征争议),这首诗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纷争,长时间困扰着江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作者在书堂上方垂钓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与回忆的氛围。作者的回忆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但却唤起了深沉的情感。诗中的"上置书堂下钓矶"表达了作者在高处置书、下处垂钓的姿态,既显示了作者的闲适自得,又表现出对自然的倾心。

"漫郎陈迹尚依稀"表达了作者在回忆中模糊而又清晰的感觉。作者回想起过去的往事,虽然时间已过去,但记忆却依然鲜活。这种既模糊又清晰的感觉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无端一首黄诗在,长与江山起是非"是整首诗的关键句。作者无意中写下了一首黄诗(可理解为有争议的诗),这首诗却引发了长久以来的争议和纷争。诗中的"江山"可以理解为社会和政治环境,"是非"指的是争议和纷争。这句话点出了作者无心之举引发的社会影响和争议,反映了社会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和批评的现象。

整首诗抓住了作者在书堂垂钓时的回忆和思考,通过一首黄诗的无心之举,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的敏感和思考。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幼子未识面,吾儿无用英。家难以儒奋,身欲笔农耕。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超然老夫妇,脱粟配藜羹。

客舍三杯酒,渔舟半夜灯。

千骑丛中旧拥旄,丹心犹在鬓萧骚。汉庭重少冯唐老,晋士趋卑张翰高。静看棋枰争胜负,闲驰笔阵寄雄豪。抢榆击水公俱乐,却是旁人叹不遭。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清秋看长鹭雏成,说向湘僧亦动情。节屋折将松上影,印龛移锁月中声。野人陪赏增诗价,太尉因居著谷名。闲想此中遗胜事,宿斋吟绕凤池行。

风烟漠漠路漫漫,迢递偏嗟作客难。茂苑音书千里隔,彭城月色两宵看。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触洪声泻急滩。更倚五云瞻北斗,清辉玉宇不胜寒。

长条忍使就斩伐,未信园翁珍此花。不然造物故料理,宜使飘零到我家。

紫燕双双掠水飞。廉纤小雨未成泥。篱边开尽野蔷薇。会少离多终有恨,暂来还去益堪悲。后期重约采莲时。

深羡青城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铺云枕石长松下,朝退看书尽日眠。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干。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抱膝孤吟欠范模,原随鸡犬藉丹炉。傥能化得尘凡骨,差胜无声水墨图。

小熟乌程酿,重游习氏园。乱蝉依柳噪,疏雨趁荷喧。短棹双溪静,轻鸥一羽翻。青山满归路,新月送黄昏。

前林远杵歇,别院疏钟起。行人与居人,同在秋云里。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白蒿青柘颓垣中,三日烟爨始得红。故书簌簌委鼠向,向夕托宿如鹅笼。浊醪难赊值蚕月,归来西市瓶罍空。咄嗟枳花且多实,井底蕙草无春风。

疏戆烦公刮目看,肯持谀语祝加餐。千钧弩上机宁易,百尺竿头步转难。事遇快时聊复忍,民当急处略须宽。扫除荆棘栽梨枣,累璧重圭耐岁寒。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