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界偈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作品评述

地狱界偈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中文译文:

在三界中没有差别的法,一切皆由心所造。
所以在日夜之间,应当勤观自己的心。
心中起了恶念,应该迅速消灭,如同救火一样。
心中起了善念,应该像珍宝一样珍爱。
即使是少顷的恶行,未来的苦果长久受之。
为了追求菩提境界而行善,永远获得不变的快乐果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遵式创作的,他是宋代一个著名的佛教大师。这首诗词旨在强调修行者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内心,清除邪恶思想,培养善念,以获得快乐和证悟。

诗中指出,一切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所经历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都是由个体的心所造成的。人们的行为、思想和意识都是由内心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自觉地观察自己的心灵状态,才能理解并利用心的力量。

诗中还提到了恶念和善念的影响。如果心中产生了恶念,修行者应立即将其消灭,就像抢救火灾一样,以避免恶果的降临。而对于善念,修行者则应该像珍宝般珍爱,坚持行善,以追求菩提境界。

最后,诗中强调了修行真正的目标是追求菩提,即觉悟和解脱。只有通过行善的行为,才能永远获得常乐的果报,达到真正的快乐和和谐。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观察心灵、消除恶念和培养善念,追求菩提境界和永恒的快乐。诗句简洁有力,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嬾重寻。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燃薪代秉烛,煮茗当传杯。但恨朋侪少,那知日月催。衣裘任穿穴,芋栗且燔煨。不为残年迫,吾心久矣灰。

山深春亦寒,野鸟声绵蛮。山花随处发,香风吹幽兰。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 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杨柳,杨柳,

金印累累佩陆离。河梁更赋断肠诗。莫拥旌旗真个去。何处。玉堂元自要论思。且约风流三学士。同醉。春风看试几枪旗。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说侬时。

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谢遣弓旌久掩关,十年坐阅几蒲团。老臣惫不堪将橐,丞相嗔因乞挂冠。庙算浑如孤注赌,林栖未保一枝安。暮云万叠江闽远,相见除非插羽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生坚守居延操,历尽间关见老成。菊噀晚香松傲雪,短筇扶瘦日寻盟。

只履西归远,何年此布金。地寒苍桧老,岁宴白云阴。烧隔溪冰断,樵穿径雪深。祖心无处问,俗驾晚駸駸。

自古有治乱,谁家无是非。晓床听邻语,琐琐诉寒饥。

两君旷度皆吾党,红烛迎舟尽醉还。

村舍无楼可望远,茅亭远望似登楼。饱看聚散云无住,最爱萦回水自由。诗思已随芳草动,春寒少为好山留。谁将裘马换美酒,与我同消万古愁。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涓辰协吉,时维春元。上册三殿,旷古无前。思齐重闻,积庆有源。是尊是崇,帝心载虔。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青山正相同,万状呈峭格。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歌吹有怀酌,笔研角文墨。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金炉烟霭微,银釭残影灭。出户独裴回,落花满明月。

半生脚不踏晋土,有翼还须飞上天。好遣竹林诸放达,谈庄说老寝车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