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杂题二首

肃帝核玄玄,增封上配天。
端居长礼斗,秘祝总祈年。
皂纛宫娥绣,青辞国史编。
星冠南乡拜,鹤盖绕龙涎。

作品评述

《太和杂题二首》是明代李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肃帝核玄玄,
增封上配天。
端居长礼斗,
秘祝总祈年。
皂纛宫娥绣,
青辞国史编。
星冠南乡拜,
鹤盖绕龙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祈福。诗中提到了肃帝(指皇帝)核心的神秘仪式,增添了他的尊贵地位。皇帝庄严地居于长礼斗(指宫殿),进行秘密的祝福仪式,祈求国家的丰收和吉祥。皇宫中的宫娥们绣制着华丽的皂纛,记录着国家的历史,而皇帝则佩戴着星冠,向南方乡民鞠躬拜谢,象征着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鹤盖绕龙涎则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时期的作品,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描写来表达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国家的祈福。诗中运用了许多与皇帝权力和地位相关的象征物,如核玄玄、增封上配天、皂纛宫娥绣、星冠、鹤盖绕龙涎等,通过这些象征物的描绘,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诗词的语言华丽而庄重,运用了较为复杂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显得雄浑而高亢。通过描述皇帝的仪式和礼仪,诗人展现了明代皇权的威严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祈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是一首充满崇敬和庄严气息的赞美之作,展现了明代时期皇帝的权力和尊严,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崇拜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诗词推荐

接壤渠阳郡,咸歌别驾贤。荐书曾列上,除日听争传。水疾山危处,风高木落边。栖栖怜倦客,渺渺送归船。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春风疋马遇孤城,欲吊先贤涕已倾。许国肺肝知激烈,照人眉宇尚峥嵘。中原成败宁非数,後世忠邪自有评。叹息知人真未易,流芳遗臭尽书生。

钜宋中兴日,全闽极治年。保厘须硕德,镇抚赖真贤。燕寝何曾逸,儒宫最所先。上丁将蒇事,仲月乃修虔。铏鼎参罍洗,牺尊间豆笾。低昂衮绣服,拜起冕旒前。庭燎明如昼。炉熏滃似烟。向风入引领,观礼士填咽。阖郡讙声沸,熙朝盛事传。僖公甘避路,常相敢差肩。宜有新诗播,庸昭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端阳正是独醒时,閒坐难忘一酒卮。有客似怜官况冷,山童日午送戎葵。

重重帘幕护金猊,小树花开带麝脐。寒色十分新疹粟,春心一点暗通犀。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灯前太乙藜。从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长醉玉东西。

中川孤屿称诗才,雁荡龙湫遍赏来。千骑君侯鸣竞病,五年朋友共敲推。旧题谢守池边草,新寓逋仙屋角梅。欲叩吟窗看奇句,不应相遇只衔杯。

彼寿而康,雁自能鸣,樗还不材。且光华老境,春风秋月、消磨旧梦,暮省朝台。倚伏相寻,穷通素定,轩冕于人果傥来。神仙远、有桃花流水,便到天台。云林都是亲栽。幸登览犹能矍铄哉。但携琴载酒,时时游戏,逢山见竹,处处安排。谏议无功,催科无政,烂醉何妨卧客怀。承平日,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未抵情浓。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鸡冠山青龟浦碧,松桂梢云三万尺。何年星霣化为石,风吹木凝冰玉色。仙人擘开光烛天,山下人家夜不眠。松花桂子落如雪,飞入石中坚似铁。石中种树人不知,石中生树人始奇。君不见只今瑞图满四海,骚人诗卷牛腰大。

七不有堪一不成,閒云自恨出山轻。柳枝骆马爱心断,莼菜鲈鱼归兴生。薄宦栖栖留泮水,故人渺渺隔台城。对床风雨何时卜,共翦青灯话以明。

京洛先生三尺坟,阴风惨惨土和云。从来有感君皆哭,今日无君谁哭君。

千里逋亡蒲柳身,泪痕长短送残春。望惟书问平安到,乐在儿童读诵声。桑海恩深变未得,龙蛇躁甚起何因。即看廊庙申威令,为问勤王有几人。

忘忧石榴深浅红,草花红紫亦成丛。明年开时不望见,只望郎君说著侬。

烟湿空林翠霭飘,渚花汀草共萧萧。仙家应在云深处,祇许人间到石桥。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山簇暮寒凄紧。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想闺中、锦换新翻晕。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只得愁成病。是悔上瑶台,误留金枕。不忍相忘,万里再寻音信。奈飘风、不许蓬莱近。又一番、冻雨凄凉,送归鸿成阵。

拜首直城阴,樽开意不任。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春草吴门绿,秋涛浙水深。十年曾旅寓,应惬宦游心。

一语何尝及世氛,若非说剑即论文。有时伴我松冈上,閒看南山万坞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