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泽王河口

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浑。
暗生秋草下,稍复夏潦痕。
更去待月上,犹应可到门。

作品评述

《入泽王河口》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远离的水路已经分别,古老的河汊源头仍未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开了熟悉的水路,但古老的河汊源头依然存在,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浑。
我知道前方的山上正在下雨,瀑布水流湍急而浑浊。
这两句描绘了前方山上的雨水和瀑布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前行的决心。

暗生秋草下,稍复夏潦痕。
暗中生长的秋草覆盖着,夏天的洪水痕迹渐渐消退。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草木已经长满了河岸,夏天的洪水痕迹逐渐消失,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变化。

更去待月上,犹应可到门。
更进一步等待月亮升起,或许还能到达目的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通过等待月亮升起,诗人相信自己仍然可以到达目的地。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水路、山雨、瀑布、秋草和月亮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前行的决心,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极目望南浦,望中生远思。雁沉芳草渡,烧断夕阳陂。岁月寒萍梗,江山念别离。犹馀清夜梦,暂与白云期。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秀韡一时,茂兴两家。宋公联翩,鄂不相鲜。万里风云,上负青天。连公戾契,渊冰澂结。进而蹩躃,砥砺其节。其光晔晔。追惟平生,法兴是仪。邑人之思,右史之词。雨箔风楹,岁环几经,筑此特堂。吾今令君,令君勤民。民燕其德,振滞补弊,此焉居一。于时四

秋阳杲杲秋月明,秋风泠冷秋露沮。萧骚池上万松竹,凤笙龙管吹秋声。山亭与客坐夕阴,眼照万象前横陈。一年好处在此好,妙质欲纪难状名。那知天上诗酒星,翩然驰鲸来玉京。浩然相对发思奇,句法普现千古情。诗成不用世间语,五言七字虚皇吟。霞明皎皎芙蓉城,香霏楚楚月魄精。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谨严而稳惬,一笔之涉,足寓心法。淳熙之相业,动守检押。耳目犹接,列于书籍,百体不乏。是曰王鲁公之帖。

忽报故人至,知从何许来。满怀俱玉雪,半语不尘埃。聚散千江月,悲驩一酒杯。樯乌有底急,一夕百相催。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家山四年别,梅萼忽横枝。久拟投倦翼,还成效雌羁。初之一毫补,谩素五十炊。所就竟何事,敢言厌拘縻。吏民笑已满,虽勤欲奚为。答以事不然,吾心异群儿。矻矻不能闲,任汝了事讥。吾道日已长,天运无穷期。常恐业未富,无以答明时。归将闭门坐,谨学毋自期。刻心事仁勇,立志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势似孤峰一片成,坐来疑有白云生。主人莫怪殷勤看,远客长怀旧隐情。

岁寒有贞姿,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可比君子人,穷年交不易。晔晔桃李花,旦暮改颜色。

浊世清名一概休,古今翻覆賸堪愁。年年春浪来巫峡,日日残阳过沔州。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联翩半世腾腾过,不在渔船即酒楼。

喜闻罨画初回棹,便拎共公吟过春。何事客乡还送客,今朝人日更愁人。风吹杯面梅花老,路转裙腰草色新。只恐西湖留不住,重来好为活疲民。

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西湖西岸三百寺,一一题名嗟未能。他日诛茅追胜赏,却寻诗版验吾曾。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泉声虢虢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