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瓢翁二首

六十年前欲冠时,江湖声价已飚驰。
四灵在昔三曾识,八袠于今百可期。
多滩渐惊前辈尽,老怀那许后人知。
何当琴酒灯窗夜,莫说兴亡但说诗。

作品评述

《赠徐瓢翁二首》是宋代作家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六十年前欲冠时,
江湖声价已飚驰。
四灵在昔三曾识,
八袠于今百可期。
多滩渐惊前辈尽,
老怀那许后人知。
何当琴酒灯窗夜,
莫说兴亡但说诗。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赠诗的方式向徐瓢翁致敬,表达了对他过去辉煌的江湖声名以及对他后人可能取得更大成就的期待。诗人回顾了过去六十年徐瓢翁的辉煌时刻,他在江湖间的声望已经迅速扩散。徐瓢翁是一个杰出的人物,曾经与四位名流共事,而他自己也被八个非凡的品质所标示。然而,现在已经渐渐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伟大,他的才华只有老一辈人才能真正欣赏。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和徐瓢翁一同共度美好的夜晚,品味琴音、美酒和诗歌,不谈兴亡,只谈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徐瓢翁的赞扬和思考,表达了对江湖英雄的景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以朦胧的语言和意境,展示了徐瓢翁在过去的辉煌与他后人的可能前程。诗中描绘的徐瓢翁是一个在江湖上有着卓越声望的人物,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江湖中的传说。然而,这种辉煌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那些老一辈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的伟大。诗人表达了对徐瓢翁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敬意,他希望在某个夜晚能够与徐瓢翁一同共享琴音、美酒和诗意,回味传统文化的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徐瓢翁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江湖英雄形象的景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它描绘了一个辉煌的过去与可能的美好未来,并通过对琴酒、夜晚和诗的情境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充满古典气息的意境。整首诗词在语言表达上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飞来峰下,龙床角畔。用没意志一著,师僧遭他惑乱。胡笳忽转阳春调,也有知音来合伴。描邈将来,未得一半。直饶即今此话大行,已是彼此两不著便。

窗破入云气,林疏漏月痕。

一别三年长在梦,梦中时蹑石棱层。泉声入夜方堪听,山色逢秋始好登。岩鹿惯随锄药叟,溪鸥不怕洗苔僧。人间有许多般事,求要身闲直未能。

经年相别阻传杯,忽见梅枝入眼来。今日劝君休惜醉,不应辜负腊前梅。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地白钟声寂,山秋夜色多。倚阑成雪界,按户即天河。野气沉平楚,池光转碧萝。忽闻清籁发,凄绝独如何。

良骥驰康庄,骧首轻韅鞅。筋骨倏谢昔,得无伏枥想。自审涎颡质,蹀躞欲奚往。如我合渔樵,夺炀忘幼长。资身本缺如,与世志空广。老去傃所安,岂直乐榛莽。

从此褰帷去帝乡,闾阎辛苦是平章。皂囊若有新丰奏,才过龙团第一纲。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烧药炉存草亦灵,煮茶灶冷水犹清。老仙一去无消息,只有飞泉落佩声。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厥今扶公道,皆昔夹袋人。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晨曦出没雾交流,独唤江船立渡头。岚光映县居民丽,红叶漫山客意愁。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此日还归追曩事,孤生泪尽黑貂裘。

掬取长江供砚水,借将碧汉作蛮笺。兴来拈起如椽笔,大咏高吟欲上天。

相逢莫厌重留连,邂逅浮云只偶然。前日一樽穷乐事,今朝千里感流年。尘侵遗迹留漳水,风入高吟动蜀鞭。锦鲤往来出江浦,应传秀句满嘉川。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舞极摇溶态,闻余淅沥声。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薄吹消春冻,新暘破晓晴。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出师亘长云,尽驱诣阙下。首唱恢大义,垂之俟来者。

得雨郊原已遍耕,东家西舍多逢迎。前山云起树无影,别浦潮生船有声。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