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古诗十二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huì gū wū sāng tiáo , yān zhī chūn yǔ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焉知:哪知;怎知。
蟪蛄: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蟪蛄呜桑条,焉知春与秋。
浮萍泛大海,莫定东西流。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
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邱。
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
万物信所化,蚓蚁嘬王侯。
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