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中

苍茫烟景晦,舟楫自如家。
宿处随鸥鸟,秋初惜月华。
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
为客谁知者,疏灯水一涯。

作品评述

《宿湖中》是明代作家王慎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茫烟景昏,舟楫自如家。
宿处随鸥鸟,秋初惜月华。
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
为客谁知者,疏灯水一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湖中宿舍的寂静景象。诗人置身于广阔的湖景中,烟雾笼罩,景色朦胧。他的船只在湖上自由行驶,感觉如同家一般自在。无论何处过夜,都随着鸥鸟的归宿而安顿下来。初秋时节,他珍惜起明亮的月光。他的思绪遥连着渡口的雁鸟,却受到回归的萝藤和停留在江边的花朵的阻滞。作为客人身份的他,谁能理解他的心情呢?只有孤灯和水相伴,距离是无边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湖中宿舍的情景。通过对苍茫烟景、舟楫自如、随鸥鸟而宿、秋初惜月华、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等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和孤寂的氛围。诗人以客人身份存在于这片湖光山色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无常,他的心思和期待远远超过了他身处的环境。诗中的疏灯和水一涯象征着他孤独的心境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依托,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它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慎中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凄美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性、远离尘嚣的思考。

诗词推荐

先生遗世者,长谢帝京尘。一钓桐江水,高名万古春。客星曾犯座,天子不能臣。台下千帆过,风波愁杀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夏肤粗已皴,秋蒂熟将脱。不辞抱蔓归,聊慰相如渴。

夫子终年醉不醒,若为问我故丁宁?书因遣仆驮黄蘖,诗许登山斸茯苓。畴昔但知悲骥老,即今谁不羡鸿冥?清宵定许敲门否,拟问黄庭两卷经。

双燕。双燕。飞过柳梢不见。旧时王谢堂前。回首斜阳暮烟。暮烟暮烟烟暮。芳*落花满路。

五月不雨至六月,河流一尺清泥浑。舟人系鼓挽舟去,牛头刺地挽不行。我舟系岸已七日,疑与绿树同生根。忽惊黑云涌西北,风号万窍秋涛奔。截断两脚不到地,半夜霹雳空杀人。须臾云破见星斗,老农叹息如衔冤。高田已槁下田瘦,我为滞客何足言。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

柳州老去腹宁饕,但喜衡阳纸价高。乍暖风光如扑絮,相欢人意似投醪。家留溪上久漂泊,信断淮南非驿骚。风浴舞雩那可缓,春衣替尽禦寒袍。

蹇驴乌帽禅客,落日黄尘故关。已悔弃繻昔去,更逢挈履今还。

赤城古洞天,彤霞照山谷。烂烂九光垂,余辉借草木。伊予有个疾,企望常不足。待与马练师,耘芝灌松竹。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

普庵三颂自连拈,寄与提纲本手钳。炉鞴稳时无钝铁,何妨矢上更加尖。

忽闻乘月上层台,正值江湖夜色开。云屋万重灯火合,雪山千仞海潮来,静游虽有诗情得,独笑应无俗语陪。纵使羁怀多感慨,若逢清致少徘徊。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

渔郎妙手绝多机,一网收鱼未足奇。刚向人前撰勋绩,不教速得只教迟。

神丹妙道故延年,岂是凡流识大仙。老子尚犹能讳事,轩皇不许乱相传。谁知造化功夫力,罕见今生度宿缘。猛虎伏来龙驾驭,云腾五色思悠然。

沿江山断水如天,横绝奔流一叶船。身世自知同幻梦,不应对此重茫然。

云族初疑雨,风生忽快晴。半窗松竹影,绕舍鸟乌声。看剑心犹壮,开书眼渐明。余年真已矣,不复问君平。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