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
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
轴閒催妇织,衣薄念夫征。
谁谓心如石,欹眠不挂情。

作品评述

《蟋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郭印。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蟋蟀在秋天推动着你的歌声,风韵太过粗糙。衰草年复年地怀恨,寒冷的砧杵声夜夜响。轴篱旁的闲暇时间催促着妇女织布,薄薄的衣裳让我思念丈夫出征。谁说心如石头,我侧身而眠并不能摆脱情感的纠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蟋蟀的鸣叫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蟋蟀的鸣叫声被认为是秋天的象征,但作者却认为它的声音粗糙,不够优美动听。这种不完美的美感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描写蟋蟀、衰草、寒砧以及妇女织布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蟋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首先,蟋蟀被用来象征秋天,但作者却没有赞美它的声音,而是认为它的韵律太过粗糙,这种对美的要求的苛责使得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刻板和挑剔的情绪。

其次,衰草和寒砧的形象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寒冷的季节,寓意着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艰辛。衰草年年怀恨,暗示着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逝去岁月的悔恨之情。寒砧的夜夜声响,更加强调了秋夜的寂寥和艰辛,也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最后,诗中出现的妇女织布和丈夫出征的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和爱情的思念之情。妇女在轴篱旁织布,衣薄之时思念丈夫出征,揭示了家庭的分离和牵挂,以及女性在丈夫离去时的孤独和忧虑。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整首诗词更加富有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郭印的《蟋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蟋蟀、衰草、寒砧以及妇女织布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词中的形象描写朴素而质朴,情感真挚而深沉,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体验。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三月二十五,芳春余几许。一道平常心,颠言及倒语。谩道举手摘杨花,那知漫空飞柳絮。趁流光,猛提取。喫粥了也,洗钵盂去。

城外城中雪半开,远峰依旧玉崔嵬。池冰绽处才如线,便有鸳鸯浮过来。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卖花巷陌,放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秦僧吹竹闭秋城,早在梨园称主情。今夕襄阳山太守,座中流泪听商声。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

勘书窗下松明火,采药溪头槲叶衣。只在人间人不识,秋风又见雁南飞。

龚生来过我,极意论先天。自得环中趣,无言已十年。

粉落椒飞知几春,风吹雨洒旋成尘。莫言一片危基在,犹过无穷来往人。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一枝可爱况千业,想应苦吟被花恼。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此时此花抱幽贞,宁卫世间颜色好。日斜寒照萼明韡,霜经净彻香远到。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荒畦野迳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

爇天妖焰彗初沉,朝汲仁贤简帝心。未用锋车便脂牵,小须午里遍春霖。

明月韬光甓社湖,发挥千载赖耆儒。清江曲就无人识,来往横塘一鄙夫。

漫漫长山去不分,欲於何处望阊门。寄声莲社还相忆,几日归鸿下故园。

闭户生涯薄,忧时念虑长。老犹思汗漫,贫已在膏盲。弱柳饶春色,幽兰抱国香。穷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觞。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沉。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駸駸。惆怅新丰树,空馀

雪销未久寒犹力。霜华特地催晴色。残腊尚余旬。隔年先见春。独怜霜点鬓。羞戴银幡胜。百里欲熙然,今年强去年。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松间清月佛前灯,庵在孤峰更上层。犬吠一声秋意静,敲门时有夜归僧。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六月一日天大热,清风忽地过江来。湿云挟得梅梁起,半夜飞空作怒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