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寺

万木梢头见塔尖,道人于此卜幽潜。
深林六月风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龛。
天旱蛟龙藏窟宅,水枯鱼鳖露须髯。
我来赤日祈甘雨,卧听萧萧泻屋檐。

作品评述

白龙寺

万木梢头见塔尖,
道人于此卜幽潜。
深林六月风敲竹,
古寺三更月入龛。

天旱蛟龙藏窟宅,
水枯鱼鳖露须髯。
我来赤日祈甘雨,
卧听萧萧泻屋檐。

中文译文:在万木的梢头可见到寺塔的尖顶,道士在这里卜算着幽邃的隐士。深林中的六月,风吹击着竹子,古寺中的三更月亮逐渐沉入蒲碗般的殿堂。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白龙寺的寺庙景象。诗人将寺庙的景色与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诗人以寺庙为背景,抒发了自然界的喜怒哀乐,以及人类对自然因果的觉醒和依存。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景仰和依赖,以及他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思考。诗人用“万木梢头见塔尖”来形容寺庙高耸入云的景象,展示了寺庙的庄严和壮丽。他又以“深林六月风敲竹,古寺三更月入龛”描绘了在深林中寺庙的景象,以及夜晚月光透过寺庙窗户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以寺庙为中心,描述了天旱时蛟龙隐藏于洞窟之中的景象,水枯之时鱼和鳖露出须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希望,他祈求红日能带来甘雨,静卧听雨声落在屋檐之上。

整首诗以寺庙为线索,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类的存在及其对自然的感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共生关系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和力求与自然相和谐的追求。

诗词推荐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一死固已难,万言复谁尤。九原见卫子,何语可以酬。

人心甚可畏,动炽如奔霆。虽以刀锯降,不能为之宁。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间世。怜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事。金鸭亭亭书云篆,散非烟、南极真仙至。来为尔,荐嘉瑞。神清洞府丹书字。拥笙歌、绮席高张,更罗珠翠。个里长春人不老,仙籍玉环暗记。但判取、醄醄沈醉。拟作新诗八千首,待一年、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禁垣春日紫烟重,子昔为云我作龙。有酒每邀东省月,退朝曾对掖门松。十年放逐同梁苑,中夜悲歌泣孝宗。老体幸强黄犊健,柳吟花醉莫辞从。

载小奚奴长自随,两牛腰大赠行诗。逢人有问辄如见,及我相遭不肯奇。每会面时长好好,合开口处或期期。道人莫是朱仙术,当与余言未及之。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夸坐客。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腹中奇字粲虫鱼,峄山之碑那得比。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罢握手同悲辛。镐京洛邑在何许?漠漠秋风吹虏尘。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病枕逢惊晓鼓。那堪送客江头路。莫唱骊驹催客去。风又雨。花飞一片愁千缕。折柳凄然无胜语。加餐更把篝衣护。泥滑篮舆须稳度。云飞处。亲闱安问应旁午。

燕篆寒生春未回,可堪早别故园梅。新岂斗酒马周去,京光束书翰愈来。赋就不须呈狗监,敕除先合秆莺台。青云附骥非吾顾,自守书灯拨冷灰。

阊门车马隐晴雷,我亦临风咏快哉。平碧际空烟羃历,荐红照影水萦回。园公门巷初沾絮,游子杯盘欲荐梅。落晚小家还馔客,旋篘春瓮取新醅。

穹崇千尺压群峦,终日登临兴未阑。佳趣清幽尘自涤,升天犹有许君坛。

朝阳之峰乃天设,曲岭长岗地盘结。下临绝涧走索回,上耸巍亭飞嶻嵲。晚云几处水墨画,秋树数番红绿缬。安能恰会此时閒,静与诗翁吟晓雪。

风花不恋枝,脱萼乱翻飞。自学空中雪,宁同垣上衣。绕庭回旋久无著,众鸟争衔何处归。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种奇。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著原父诗。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

□樊多胜日,杖屦偶相同。西岭轻阴结,东山落照红。葵倾终向日,蒲弱易含风。甘作囚山柳,休为投阁雄。

重楼杰阁倚虚空,红日苍烟正郁葱。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人生真与梦何挍,我辈故应情所锺。泪渍清诗却回棹,不眠一夜听鸣蛩。

年事半七十,躬耕吾本谋。读书讵云然,乃与世为雠。维我先人庐,雨风行蜗牛。假此以适我,得无岁云周。永怀鹊有巢,宁久居夫鸠。食饮所不忘,归焉买林丘。进退孰我能,万间子无由。愧子抚我厚,感子非肴羞。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