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居厚弟一首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作品评述

《和居厚弟一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处笙歌杂诵谣,
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
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
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
在野尤和似在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轻松欢快的语调,表达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处处笙歌和各种声音的交织,象征着欢乐与热闹。"盍簪一笑共今宵"表达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亲密和欢笑,并分享了今夜的快乐时光。

下面两句"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则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举止态度。"宛然上齿尊三老"意味着他们举止庄重,如同尊贵的长者,不像班廷中的百官那样拘谨。

接下来的两句"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揭示了乡饮的习俗,以及乡村人民的和平生活。"乡饮"是指乡村中的宴饮聚会,"仗出"表示乡饮时的顺序与排场并不重要。"虞人不必以弓招"则表明乡村中的人们不需要使用武力或武器来维持秩序,暗示乡村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最后两句"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则表达了明朗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明时"指的是明亮的白天,"鸢鱼性"是指自由自在的性格。"在野"表示在乡村,"尤和似在朝"则意味着在乡野之地也能感受到如同在朝廷中一样的欢乐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活泼欢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通过对乡村生活和人情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乡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明亮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颓然北窗下,竹风休两手。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寒灰发焰旧家风,恰恰当人受用中。片雪飞来炉上尽,通身无像不同功。

准拟阳回气候更,而今抑塞转难平。一春九十浑风雨,百里桑麻苦战争。晓镜鬓如花尽落,午窗梦与鹤同成。洗樽独酌幽篁外,挹溜何妨更濯缨。

雨冻轻轻下,风干淅淅吹。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终无鹧鸪识,先有鶺鴒知。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夜拍水云非故乡,未闻终曲已凄凉。舟中月白寒江阔,马上酸风紫塞长。思妇有怀停别杵,征人无语对清觞。平时不见秦城役,余韵空传战壘荒。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不须嫌邑小,莫即耻家贫。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

涅髭只诳客,那可诳妻儿。诳得妻儿著,还能诳面皮。

菟符优寄宠清贤,邸吏相惊印绂鲜。方面几称良太守,名区今作小神仙。夏王古穴幽藏怪,贺监明湖泠浸天。为语钱塘二千石,诗筩频发渡江船。

昨奉书题岁且更,每逢人士说先生。名高正倚斯文在,身屈不妨吾道行。天以苍生付安石,孰能三径老渊明。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

病养精神过服药,贫知俭约胜营生。皋夔事业今何有,且与心君致太平。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一年勾漏守,寻尽洞中天。佛记庐藏用,仙坛葛稚川。醒心西驿水,烧眼碧池莲。我岂无新事,诗碑与酒泉。

泾水黄,陇野茫。负太白,腾天狼。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老雄死,子复良。巢岐饮渭,肆翱翔。顿地纮,提天纲。列缺掉帜,招摇耀铓。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魂飞扬。星辰复,恢一方。

春有儿孙夏有朋,月中寒影雨中声。腊晴销尽一园雪,为底林间雪不晴。

五月新丝满市廛,缲车响彻斗门边。沿流直下羔羊堰,双橹迎来贩客船。

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

足伤遭马坠,腰重倩人抬。只合窗间卧,何由花下来。坐依桃叶枝,行呷地黄杯。强出非他意,东风落尽梅。

淡淡红生细细香,半开人折寄山房。只缘清净超尘垢,颇似风流压众芳。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爰有嘉禾,异垅合穗。大田加云,既入既刘。野人愉愉,不亦有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