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居厚弟一首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作品评述

《和居厚弟一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处笙歌杂诵谣,
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
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
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
在野尤和似在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轻松欢快的语调,表达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处处笙歌和各种声音的交织,象征着欢乐与热闹。"盍簪一笑共今宵"表达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亲密和欢笑,并分享了今夜的快乐时光。

下面两句"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则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举止态度。"宛然上齿尊三老"意味着他们举止庄重,如同尊贵的长者,不像班廷中的百官那样拘谨。

接下来的两句"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揭示了乡饮的习俗,以及乡村人民的和平生活。"乡饮"是指乡村中的宴饮聚会,"仗出"表示乡饮时的顺序与排场并不重要。"虞人不必以弓招"则表明乡村中的人们不需要使用武力或武器来维持秩序,暗示乡村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最后两句"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则表达了明朗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明时"指的是明亮的白天,"鸢鱼性"是指自由自在的性格。"在野"表示在乡村,"尤和似在朝"则意味着在乡野之地也能感受到如同在朝廷中一样的欢乐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活泼欢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通过对乡村生活和人情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乡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明亮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岐路今如此,还堪恸哭频。关中成久客,海上老诸亲。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总道金门隐方朔,何如东山卧谢安。青云万里绝鸟道,凌兢侧足千峰攒。馋蛟磨牙走其下,飞蛇接翼相勾盘。平生萧散不经事,清湖纵酒哀丝弹。罗屏合沓出烟雾,金镜瀁滉生波澜。孤洲断岸疑画出,菱叶荷花俱已残。百觞自善鸲鹆舞,九月不奈貂裘寒。丈夫未用颇适意,长房自爱壶中宽。

西川方用武,忧思惔如焚。秋兴悲黄叶,闲情属野云。鸣鸿何日到,络纬不堪闻。每忆盈尊酒,清谈从使君。

残历消磨无半纸,一年光景又成非。瓦沟雪水滴欲尽,江路梅花开尚稀。竹院篝灯留度宿,旗亭夸酒劝无归。此身自笑知何似,万里辽天一鹤飞。

孤山养孤鹤,宜与梅为邻。处士若轻出,梅花应笑人。

我老无能矣。叹人生、得开笑口,一年闲几。去景悠悠如有待,白发已非春事。便一笑、何曾是喜。我本渔樵孟诸野,向举家、尽叹今如是,空自苦,有谁似。堆堆独坐文书里。是无能、爱闲爱静,清时有味。出处古今无真是,往往君言有理。看攘臂、后来锋起。汉晋唐虞一杯水,只鲁连、

玉免夜夜明,金乌朝朝彻。吾身有神光,大千韬日月。

已惭叩户惊庄梦,更喜置床邻毕翁。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道人深居怕宾客,老子频年惯行役。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

龙性官中想未驯,书生端合耐家贫。敛非澜倒回狂手,立作波摇待定身。九牧声名还自累,群居语笑向谁真。白头青鬓交私在,宛转通词意不伸。

乾坤沸嗷嗷,名击朱鸟影。寥落寸心违,斯文亦吾病。

金石虽云久,精诚谅不移。但期忠可仗,谁谓敌谁知。吁极天应泣,难谌信有亏。报君如不尽,祸福定虚辞。

平生好流水,雅欲临流赋。涧谿或过之,眷眷不能去。青山国故乡,不肯入城府。宁知开八袠,重为寻故步。势家遗故居,传舍偶成寓。轩楹立奇石,巉岩高丈许。三面立屏障,曲沼水空貯。荏苒将半载,未见有时雨。新春积雪余,檐声夜如注。晓起推閒窗,石穴水喷吐。下穿玲珑余,数尺

去年正月十五夜,乾元门上奉乘舆。今年正月十五夜,商洛郡中为贰车。谪宦门栏偏冷落,山城灯火苦萧疏。炉灰画尽不成寐,赖有逍遥一帙书。

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橹弱无适从。三老号呼铁缆坠,招头挝鼓驱鱼龙。千篙撑折百丈断,日暮稍与洪相通。推移寻尺力千里,时有黄帽来言功。康庄大逵世不乏,乃独蹇产涛波中。一官横起险易相,刹那忧喜随儿童。涨湖连天远目断,且复加饭追萍蓬。蒲团坐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耳悦齐王竽,莫听蒉桴声。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阳苓。沈酣自壮岁,昏塞况暮龄。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何须著胸中,云梦一芥蔕。要当空所有,为彼亦过计。惟思半岭云,野老肯分似。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忆得熙春晓立班。使星曾入紫微垣。归来小饮友芝兰。投辖风流今复见,开尊礼数自来宽。更看宝唾写乌阑。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