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陈贤良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作品评述

《奉和陈贤良》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学孙吴与六韬,
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
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
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
引手东来一钓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轼对自己的思考和追求。他自称不学习孙膑、吴起以及《六韬》等兵法名家,却敢将平庸的驽马与英勇的豪马并列,表达了他不愿墨守成规,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态度。他望着辽阔无垠的海洋和高远的天空,意味着自己的追求不受局限,远远超越尘世的局限。他倾尽自己的心力,不断追求卓越和高远的境界。他认为追逐虚名和名利是琐碎的,而他在梦中的回忆和思考却源源不断,如滔滔江水一般。最后,他提到了三山,指的是东海的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些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他引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追求,表示自己像神仙一样,引手东来,只钓一只巨大的鳌鱼,意味着他追求的是非凡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的豪情壮志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他以自己不拘一格的态度,敢于将平庸与卓越并列,表达了对创新和突破传统的渴望。他望着无垠的海洋和高远的天空,表达了对无限可能性的向往。他以诗中的葵心形象,象征自己倾注的心力和追求的高度。他对浮名和名利的嗤之以鼻,认为那些都是琐碎的事物,而自己在梦中的回忆和思考却是源源不断的,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他以引手东来一钓鳌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追求非同寻常,渴望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的反叛和对自由思考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传说故事的运用,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独特风采。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灵鳌戴出梵王宫,殿阁崔巍百世雄。额古泽心颁建武,地钟元气孕鸿濛。云连吴楚江山秀,水接沧溟海日红。我欲楞伽分半榻,汲泉煮茗话真空。

远目随天去,斜阳著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_玉偎香倚翠屏。当年常唤在凝春。岂知云雨散逡巡。不止恨伊唯准拟,也先伤我太因循。而今头过总休论。

日暖霜融,画戟门开,锦筵欲振梁尘。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象服鱼轩粲烂,喜高年、福禄长新。承颜处,朱紫满堂,华胄诜诜。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雁序鸳行,雍容高步金门。更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持芳醑、满酌瑶觞,意祝遐寿千春。

紫岩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靃蘼蒙茏兮开樾馆,卧风霄兮坐霞旦。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药醭时须焙,舟閒任自横。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秔。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古来幕府俱才雄,子美严武韩裴公。近时幕府养清望,一事不到筹帷中。先生人物宜台省,岂合官曹坐閒冷。只今时事欠撑拄,袖手旁观应不肯。浔阳戈甲屯如云,天子命我参卿军。江头策马枭黠虏,快作当年虞允文。欲知允文宰相业,只观采石江头捷。满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阳关第三叠。

私喜归期近,天边更远游。士须尝险阻,吾敢恨淹留。尘事蚁旋磨,浮名鱼中钩。春风桃李月,倚柂看东流。

歌声怨极珠难续,琴韵愁深水易分。公子何须赋巫峡,梦中真复有朝云。

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閒云卷雨,野水怀秋。一心绝待,六处不收。是个面觜兮,还相识不。

粉黛娉婷艳,芝兰笑语香。延平春色斗芬芳。不管清宵更漏、听霓裳。烛暗人方醉,杯传意更长。可堪回客九回肠。萧瑟一檐风雨、过横塘。

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

晴烟膏露若为容,踯躅香苞望晓红。莫怨五更风色恶,开花原是落花风。

露晓红幢绿盖明,使君千骑会耆英。笙歌递奏连云上,荷芰传香拂面清。遐想雅欢均四坐,欲寻幽梦下重成。负薪独恨穷阎卧,不得临流预濯缨。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数载相看欲话难。酒边失口却成欢。空添别恨与眉端。流水有声传锦瑟,行云无梦赴青鸾。关河秋雨客窗寒。

宿两转歊烦,朝云拥清迥。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兰谷清香入岭梅。多根应尔暖先回。腊前似得真消息,争逐尧_十叶开。春满室,酒盈杯。百花宁许到尊罍。仙姿要是仙家伴,长为遐龄岁一来。

好贤元不减缁衣,客到公家如所归。二浙声名三鹗荐,四山风物一翚飞。桑榆冉冉身先蜕,兰玉森森家正肥。人有百身宁可赎,发棠谁复济齐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