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留语葬,铭路在生悲。

作品评述



桐乡留语葬,铭路在生悲。

李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堪创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苦楚的感慨。

译文:
断句

桐乡之地留言托葬,铭刻在心而人生悲伤。

诗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桐乡留语葬”,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依依不舍之情的表达。诗人将故乡比喻为自己心灵的归宿,将留下的话语托付给了这片土地。

接着的一句“铭路在生悲”,通过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将人生比作一条路径,这条路上铭刻着生活的伤痛和沧桑,每个人经历的人生悲伤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四个字句,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与意境。诗人通过对故乡和人生的描绘,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诗人将故乡比作一片留言托葬的土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依恋之情。故乡作为诗人心灵的归宿,成为他的牵挂和寄托。

而“铭路在生悲”一句,则通过抽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与感慨。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经历痛苦和沧桑,这些痛苦与沧桑都在生命的旅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诗人通过“铭路”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幸遭遇的深深痛感。

整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与悲伤。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与思考娓娓道来,令人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李堪(九六五~?)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干德三年。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吴郡志》卷二八,《古田县志》作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古田县。大中祥符中爲祕书丞(《琴川志)。官至工部尚书(《宋诗纪事》卷七)。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诗词推荐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烟雨凄迷晚不收,疏帘曲几寄悠悠。一双蛱蝶来可许?点尽青青百草头。

寄斋今日又迁居,门巷相过五尺余。王子何妨借人屋,渊明不必造吾庐。大千眼里无非奇,三十乘中皆是书。祀灶卜邻无用尔,只今天上有锋车。

望见杀竿回首去,脚跟三十谩轻酬。人言阆苑化千树,不直仙家十二楼。

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兰亭次韵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一时尽开。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门残帖解开花。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

献纳高门地,君王识履声。闽山歌惠政,蜀道憺威名。逝矣嗟天命,谁欤总国成。弟兄无六十,殄瘁亦堪惊。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夺鹤韬霞势渐浓,卷帘庭馆好支筇。乘查路阔寒凝冻,种玉畦平晓被封。天上瑶宫当月圃,海中银阙耸鳌峰。思君不得同吟赏,知在旗亭第几重。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道义秦城重,声名冀马空。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有学堪经世,无官可效忠。浮云公岂计,吾道自怜穷。

白浪高於屋,风回熨帖平。周郎呼不醒,久立听江声。

薄云韬日未成雨,野水啮沙争赴溪。书册嬾看聊作伴,酒壶不饮亦常携。

土穴秋来,温温渐觉阳和胜。幽栖兴。道家偏称。疏懒多贫病。凛冽天寒,叶落山川净。窗前竞。雪飘风劲。热焙闲吟咏。

标格因诗总不群,眼前余子漫纷纷。江头社里新知已,文字行间旧识君。心事正须豪杰道,吟声莫遣鬼神闻。岁寒消得梅花伴,肯共扁舟载白云。

老著江湖才一得,病占风雨漫多知。身将白鸟同归日,梦到黄粱未熟时。

孤童崛起世希有,二子成名人所难。终始两无堪恨处,东西常大所居官。诸方老宿俱参遍,盖世功名忽梦残。爱我平生呼畏友,负公无路送行棺。

妙龄才气压同升,谈笑端能却五兵。况复锦囊新且丽,粲如春树万枝荣。

领客山危亦既懽,故人往往去归班。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纵横古帙散绳床,卧对疏帘卷夕阳。春去残花已无踪,娟娟新绿上筼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