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二十七日行田杂歌三首

田田荷叶大湖西,千队鸳鸯掠水低。
却似吴娘机上见,绿罗初{?聂}锦茸齐。

作品评述

《孟夏二十七日行田杂歌三首》是明代朱曰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田田荷叶大湖西,
千队鸳鸯掠水低。
却似吴娘机上见,
绿罗初聂锦茸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田园景色。诗人描写了大片的荷叶遍布在西边的湖上,形成了一片田田的景象。荷叶上有许多成群结队的鸳鸯,低飞掠过水面。这个景象让诗人想起了吴娘,吴娘是一个传说中的织女,她坐在织机前,用绿色的罗织成的锦绣布料,与初春时鲜嫩的锦缎绸缎相得益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与传说中的吴娘的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通过对荷叶、鸳鸯和吴娘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田园的生动景象。荷叶大片大片地覆盖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鸳鸯在水面上低飞掠过,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吴娘则象征着美丽和精巧的手工艺,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荷叶、鸳鸯和吴娘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传说和人文之美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文的赞美之情。通过诗词的形象描绘和意象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画卷。

诗词推荐

大手方司一世文,臞儒何敢望余尘。谁知天上黄扉贵,肯记江边白发新?末路愈穷诗有祟,旧书浑忘笔无神。床头周易尊中酒,犹赖渠侬不负人。

无营百虑省,有作虑乃多。空林无客过,寂寞类山阿。果熟风自落,蛛丝当户罗。断蓬非无根,落木亦有柯。所怀愿不获,抱恨将如何。白云怅悠悠,回首聊咏歌。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黄昏。

抱古向天语,姚湾一士痴。逢迎衔泪月,飞出写云诗。笛冷城头客,巢安叶底儿。挂霄明寸梦,过有羽衣知。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丹灶依然沈润水,珠帘空自挂瑶台。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生人无喜怒,喜怒由外触。平地有风波,安居多鸩毒。缅怀先哲士,每用此理烛。颜子不贰迁,所乐一瓢足。

春光不肯留,风雨催将去。红逐故园尘,绿满江南树。阴晴寒食天,寂寞西郊路。芳草织新愁,怅望人何处。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书林老仙头欲斑,近日卜居吴楚间。麻姑世界尽赢得,羲皇兴味选追还。川流切对夏无暑,山月出来门未关。笑杀区芪躁求者,不因贫病不曾闲。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所嗟恩馆泪,不到九原挥。

捲上疎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一纸盟书换战尘,万方呼舞却沾巾。崇陵访沈空遗恨,郢国怜怀若有人。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眉颂宗臣。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