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耶律楚材的《寄东林同参》
拼音和注音
dōng lín lǚ yǒu jì lái shī , máng lǐ hé cháng bào yī c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尝:(副)并非;未曾(多含反问意):他~不想去,只是没钱。
东林:东边的树林或竹林。指庐山东林寺。指明末东林党。指东林书院。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原诗
东林屡有寄来诗,忙里何尝报一辞。
岂是玉泉生吝惜,言无滋味不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