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
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作品评述

《端午节》是一首近代诗词,作者为俞平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晨兴才启户,
清晨一起床,
艾叶拂人头。
艾叶拂人的头顶。
知是中天近,
知道太阳已经到了中天,
邻居为我留。
邻居为我留下了一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端午节清晨的景象。诗人清早起床,打开门户,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艾叶拂过他的头顶,可能是指端午节时人们戴艾叶来驱邪避疫的习俗。诗人感受到太阳已经到了中天,意味着一天已经开始。最后一句表达了邻居为他留下了一份节日的馈赠或邀请,显示出节日的喜庆和邻里团结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清晨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节日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晨光、艾叶和邻居的举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诗中的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节日气氛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节日习俗和邻里关系的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察,凸显了端午节的欢乐和邻里团结的重要性。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邻里团结的呼唤。

诗词推荐

青春思楚地,闲步出秦城。满眼是岐路,何年见弟兄。烟霞装媚景,霄汉指前程。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

素衣苍狗不成妍。何意妒婵娟。不知高处难掩,终自十分圆。涵万象,独当天。照无边。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丘壑精神,云水陈人。心灯不夜,道树长春。珠胎养乎老蚌,龙雷跃於修鳞。烂烂光辉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级兮桃华之津。庄严三昧,游戏诸尘。

礼崇明福,维声斯酒。洁粢岂盛,分时徼牲。齐庄严祗,升燎于槱。其报伊何,如山如阜。

不见吾叔度,侵寻将六年。林间迂子步,江上望余船。会合信不易,往来成屡愆。孤山梅未老,曷日访三贤。

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字落手四座惊。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守节冰天十五霜,归来飞语又炎方。正欣射雁还幽窖,旋复飞鸢堕瘴乡。位不当材仅喉舌,寿难酬德遽膏肓。八龙共侈荀门庆,虽厄龙蛇殆不亡。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雅颂意久不闻,周孔业将遂堙。若要兴减继绝,不妨动地惊人。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干。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丙中甲上奇章石,水底山巅杜预碑。矻矻一生图不朽,光风好处几曾知。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密雪谁人巧拟盐,初飞仍带雨廉纤。夜吹玉笛满浮酒,晓看遥山高卷帘。方积银杯翻过马,欲销冰箸插疏檐。不堪时傍潘安鬓,华发朝来觉骤添。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