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院

蔓草丛生伴棘薪,古藤直上绕松身。
寺前寺后清幽处,山鸟飞来不避人。

作品评述

诗词《龙安院》是宋代陈岩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寺庙的景象。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蔓草丛生伴随着棘薪,
古老的藤蔓直直地攀爬上松树。
寺庙前后都是幽静之地,
山鸟飞来时并不惧怕人。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座寺庙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宁静、深远和与自然融洽的意境。诗人通过描述蔓草丛生和棘薪的存在,展示了寺庙所在地的荒凉和古老。古藤直上绕松身的描绘,显示出藤蔓的生命力和向上攀爬的精神。寺前寺后的清幽之处传递出宁静和静谧的氛围,而山鸟飞来不避人的态度则传达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意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展示了寺庙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独特之处。蔓草丛生伴随着棘薪,暗示着寺庙所在地的荒凉和岁月的流转。而古藤直上绕松身的描绘,则突出了藤蔓的顽强生命力和向上攀爬的精神,表达了寺庙的坚韧和不屈。诗中提到的寺前寺后的清幽之处,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宁静和平和追求内心净化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深远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通过描绘景物,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宁谧的境界,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净化。这首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清静和与自然共生的心境。

诗词推荐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英云皓雨泻明蠲,题和人间第六泉。似把谷帘从黜降,却将此水为超迁。

表里山河古帝京,逆胡数尽固当平。千门未报甘泉火,万耦方观渭上耕。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宁许佛狸生?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南山夜下营。

莫讶家居窄,无嫌活计贫。只缘无长物,始得作闲人。青竹单床簟,乌纱独幅巾。其馀皆称是,亦足奉吾身。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

不见高人祗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狵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

新敞朱甍映碧岑,高门谁识庆源深。畴郊已解传家学,石礼皆堪直禁林。七叶文章真有种,二郎官职本无心。庭前玉树成阴未,着手栽培昉自今。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孤悄尺五天,空洞容数百。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

旧友年来不作疏,华灯乃肯寄蜗庐。宁知此老萧条甚,二尺檠前正读书。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渐近新年日愈长,不辞扶病举椒觞。了无一事干灵府,只合终身住醉乡。门飣春盘儿女喜,捣簁腊药婢奴忙。蜀州白首犹痴绍,更为梅花赋断肠。

赵州自作自受,南泉外头相救。直饶数目分明,也是私路上走。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忆初见君江浦外,七尺长身齿含贝。君年未冠复新婚,锦带吴钩紫丝佩。豪姿侠气飒萧爽,春鸿轻便秋隼快。结交梁楚燕赵间,追慕廉蔺羞郭解。誓将弓槊事鞍马,耻作寒儒服巾带。余时琐屑笺虫鱼,折几寒灯写秋芥。相逢一笑恍自失,不异低岑仰高岱。杀鸡为黍三日谈,深中肯綮入襜骱。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始於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於后世。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盪求成器。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山中亦何有,烟云扶层梯。叠石抚空罅,洞水涵清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