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众绿庭前,都是郁葱佳气。
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
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
禁肴宫_,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
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作品评述

《传言玉女(己未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绿色的庭院前,充满了郁葱的芬芳。
越国的姬娘吴媛,佩戴着华美的珠钿和翠珥。
红妆褪去,妆容略显朴素,像桃子和李子一样粗糙。
珠宝闪烁,两行骑士护卫。
自嘲自叹着年迈的容颜,却又行走在春天的锦绣之中。
禁中的宴席,留着当年皇帝的赐宴的记忆。
请别嫌我拖延,让我们频繁地陶醉在画堂之中。
从今天开始,庆祝万事如意,千般喜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庭院中充满了郁葱芳香,越国的姬娘吴媛佩戴着华美的珠宝和翠饰。她的妆容虽然朴素了些,但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韵味。作者自嘲自叹着自己已经年迈,但却仍然能够在春天的锦绣中行走。诗中还提到了禁中的宴席,以及庆祝的喜悦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自嘲,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清新明丽,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氛围。诗人通过自嘲衰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叹,但又以幽默的态度面对,勾勒出一幅别样的春景。诗末的庆祝和喜悦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诗风,注重描写细腻的景物和情感表达。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态度。整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和愉悦的意境,给人以愉快轻快的感受,展示了吴潜独特的诗歌才华。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多身一体少人知,不体无空自执迷。除非妙达斯三昧,个裹圆观始不疑。

传言

炊沙自昔终难饱,坎土于今乃可餐。翻笑青泥变青石,嵇康无分啜仙丹。

传言

满眼生花雪满颠,者稀又过四双年。谁知病脚妨行步,只见端居道坐禅。随扇几旁犹嬾拾,捡书窗丁更能前。世人总羡飞仙侣,我羡行人便是仙。

传言

孤坐忽叹息,故优阔疏。别三来个月,不得一封书。晴雪添岩瀑,寒冰冱野蔬。何时分席地,与尔共耕锄。

传言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传言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地唼。烟晚欸乃渔歌,和栌声咿轧。要泛五湖,只恐西施羞怯。年少飘零,鬓未霜、底须轻镊。江南归雁,寄来鸳笺细阅。盟言誓语,满鲛绡罗箧。撩弄相思,琴心寸寸三叠。

传言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传言

制芰亦不急,縕袍堪御冬。从渠抱枝槁,摵摵鸣霜风。

传言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传言

门掩松萝一径深,偶携藜杖出前林。谁知尽日看山坐,万古兴亡总在心。

传言

信天缘,何为者,非达亦非贤。终朝开咮不敢仰,待鱼落咮急下咽。大鱼变化小鱼黠,谁肯效命于尔前。皇天日月高,无心怜尔曹。几欲强求索,岂不监漫画。

传言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

传言

尘埃老矣未收身,每对山林强自亲。诗纵满囊惭李贺,笔虽成冢愧藏真。

传言

繁枝密密宜樊圃,以此能当密囿名。不信嫩茎藏劲刺,试将纤手触红英。毛身秦女自正色,鸟爪麻姑无俗情。方朔窃桃何处入,只应列子御风行。

传言

泽国相逢话一宵,云山偶别隔前朝。社思匡岳无宗炳,诗忆扬州有鲍昭。晨野黍离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遥遥。闲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传言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昏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传言

秋杪阳光炽苦焚,了无阴翳彻朝曛。天公有意怜行役,乞与空中一片云。

传言

献谋既我违,积愤从心痗。鸿门入已迫,赤帝时潜退。宝位方苦竞,玉斗何情爱。犹看虹气凝,讵惜冰姿碎。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谁为西楚王,坐见东城溃。

传言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传言

雷冯空,雨腾渊。诛孽妖,反丰年。顾千里,瞬二日。神在堂,龙为役,是何惜兮。

传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