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
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
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
白发无再玄,盛衰兹可度。

作品评述

《秋风》是一首宋代诗词,由梅尧臣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风不放过一切生物,呼啸声已经变得恶劣。
青色的林木依然茂盛,尽管美丽,但它们恐怕会落叶。
人们的情感真挚珍惜,时节也会如此相似。
白发无法再回到年轻,人的盛衰就如此可度量。

诗意:
《秋风》通过描绘秋风的咆哮、林木的凋零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无情的变化,它不会放过任何生物,而人们也无法抵挡时间的推移。诗人以林木的凋零和人的白发来象征生命的衰老和有限,暗示了人们应该珍惜当下,珍惜时间,因为一旦过去,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美好。

赏析:
《秋风》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风的咆哮和人生的变迁,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秋风、林木和人的盛衰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叹。诗人以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的狂暴和无情,凸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在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的描绘中,诗人通过青林的生命力和即将凋零的叶子,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流转的无常。在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的句子中,诗人呼唤人们应该珍惜当下,善待时间和生活。最后一句白发无再玄,盛衰兹可度,则直接表达了人的衰老和有限,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

总之,梅尧臣的《秋风》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通过秋风、林木和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呼唤人们珍惜当下、善待时间。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让读者在感受自然力量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南泉水牯忘鞭索,南北东西共一家。王税及时都纳了,牧童横笛远山斜。

缓步绕芳丛,时时鼻观通。不须薰百和,满院是香风。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风雨摧残桃李枝,东园无树不离披。海棠过後残花在,恰似上春初发时。

投荒垂老一尘轻,走石飞沙塞上情。何日同寻青冢好,此身新见黄河清。我从滟滪堆边至,君在蓬莱顶上行。偶尔相逢成一笑,不知何处不春明?

月律从渠大小旬,先生随意作生辰。以谦自养何嫌晦,与复俱来特地新。千岁日将宫线数,五方云作寿香陈。葭灰寂寞今无赖,拟向黄钟托此身。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郦保姓名,亦各不同。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安寿面析章惇,以为乡风。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名酒烦将一斛来,瘴余衰病不胜杯。醉中独爱舂容奏,恰似春潮卷海回。

双溪墅。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唤人

待钱来,待钱来。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秃髠归阳羡,仙髯卧古藤。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髯驾已闻攀鼎水,劫灰又见话昆池。剑藏玉几山中记,笔记玄卿天上碑。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逃身我未学仙去,何处还丹日月迟。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死固汝可怜,生亦我所爱。生死两相缪,吾将解其会。

屡试乘轺与把麾,笑谈自可解重园。暮年强健人争羡,平日刚方世所稀。国步尚艰端有赖,君恩方渥未须归。时清益展经纶手,直上岩廊秉政机。

风动竹。清偏一窗梅溽。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浓缭水沈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