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再和乙丑岁韵

老去逢秋倍感伤,此生能风几重阳。
喜君绿蚁初浮瓮,容我黄花满泛觞。
幸返丘园如素志,况陪新旧话中肠。
已拼今日如泥醉,苦恨频年客异乡。

作品评述

《重阳再和乙丑岁韵》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老去逢秋倍感伤情,但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他与朋友相聚欢庆,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惜之情。

诗中首句"老去逢秋倍感伤"表达了作者对于年岁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感到的伤感之情。秋天作为四季中凋零的象征,使得作者对自己年事渐高的现实感到更加深刻。

接着的"此生能风几重阳"表达了作者对于重阳节的重视和珍惜。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老年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健康。作者以此寓意自己活到秋天的年纪已经不多,希望能够多度几个重阳节,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喜君绿蚁初浮瓮,容我黄花满泛觞"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庆重阳的情景。绿蚁初浮瓮,黄花满泛觞,形象地描绘了酒宴上的热闹场景。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友情和欢聚的喜悦之情。

"幸返丘园如素志,况陪新旧话中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到故乡的喜悦和对于与亲友故旧言谈的思念之情。丘园指的是故乡,素志表示纯朴的志向。作者感到幸运能够回到故乡,与亲友们一起谈笑风生,分享新旧之事,体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已拼今日如泥醉,苦恨频年客异乡"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下的享受和对于长期客居他乡的痛苦感受。诗中的"拼"意为全力以赴,表示作者充分珍惜当下的时光,尽情享受。然而,多年的客居使得作者对于离乡别井的煎熬和思乡之情产生了苦恼和痛恨。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对于老去的感伤、对于友情和家乡的珍视,以及对于当下和过去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岁月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索。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荒池三月雨,闲看水生文。客少苔上阶,屋老树遮门。幽心契子綦,隐几若忘言。莺声何从来,还思借宅闻。

夫子高世迹,时人不可攀。今予亦云幸,谬得承温颜。良策资入幕,遂行从近关。青春灞亭别,此去何时还。

近学时妆越样新,空遗畎畎处忠臣。烛之武老未为老,刘伯龙贫可是贫。造物不应推若辈,江山亦合助诗人。挂冠神武当年事,明哲从来要保身。

评泊包弹一任人,明灯围里坐愔愔。绝怜浅笑轻颦态,难忖残羹冷炙心。开镜凝装劳屡整,停觞薄酒惜馀斟。角张今夜星辰是,且道宵深怨与深。

周官大宗伯,槱燎祀风师。祀典既已载,有庙非淫祠。吾乡风伯庙,不知始何时。庙当浮玉屿,乡人同祭之。会席有烦言,社保成分离。爰来作新庙,奕奕东河涯。柱石若虎踞,瞻桷如翚飞。香火既已分,牲牷交祝釐。神保降嘉福,四境风雨时。百谷总成熟,报祀千万期。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中春涓吉,藏事禖祠。礼备乐作,笾豆孔时。贰觞毕举,荐献无过。庶几神惠,祥避熊罢。

秋鸿社燕偶相逢。鞍马又西东。孤负水南三月,安排万紫千红。旧游新梦,绿波南浦,黄叶西风。任是麒麟阁上,争如鹦鹉杯中。

漫漫长山去不分,欲於何处望阊门。寄声莲社还相忆,几日归鸿下故园。

近船古岸不胜高,浪划涛剜似削刀。层石层砂层腻土,僧厨蒸出栗黄糕。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bo耳侧以听,赤精旷如望。引吭看云势,翘足临池样。颇似近蓐席,还如入方丈。尽日空不鸣,穷年但相向。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貌既合羽仪,骨亦符法相。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阆。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谁扶天女下冰机,翦水成花片片奇。影落池塘波不动,寒侵鸥鹭色皆饥。纵横万舞风回处,表里双清月霁时。浪战未能无雨铁,对人羞诵醉翁诗。

大千堆七窦,不及黄头老。刹刹等微尘,当□日杲杲。

去去忘回远,行行迫腊天。江寒侵老泪,霜冷逼宵眠。客路虽经至,归涂尚过千。家山在台岳,南望几悠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