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
定巢新燕。
湿雨穿花转。
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
愁蛾浅。
飞红零乱。
侧卧珠帘卷。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渠边轻微的寒意,社公下着瓢泼大雨,东风吹拂缓慢。
定巢中的新燕儿,雨水湿透了花朵,花朵转身。
象牙尺寸的熏香炉,拂晓时停下了针线的缝纫。
愁苦的蛾儿轻轻翩舞,飞舞的红色零乱飘散。
侧卧在珍珠帘幕卷起的时光中。

诗意:
《点绛唇》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流动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寂寞之情。诗中以水渠边的寒意、下着大雨的社公、缓慢的东风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和感悟。同时,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如新燕、湿雨穿花、象尺熏炉等,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时光的追逐和珍视。

赏析:
《点绛唇》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色之一——婉约之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而隽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幅韵味深长的画面。例如,水渠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等描写了寒冷、湿润的气氛,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同时,诗中的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等细节描写,更加凸显了作者对时光的关注和珍视,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悟。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展示了寇准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对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琐事的思考,进而引发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点绛唇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点绛唇

金瓶芍药三千朵,玉轴琵琶四百弦。

点绛唇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想得大槐宫里梦,日高犹有未醒人。

点绛唇

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荆。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点绛唇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点绛唇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点绛唇

老去才先尽,春来酒屡空。甘为耕钓手,畏作嗫嚅翁。与罪宁无说,言诗新有功。不堪须野鹜,似欲吐长虹。

点绛唇

幽梦匆匆破後。妆粉乱痕沾袖。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

点绛唇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点绛唇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点绛唇

昔有遗贤世所怜,沧浪亭下醉时眠。松江变酒终难待,却对残灯理短编。

点绛唇

细篾络丹柿,枯篱悬碧花。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栖鸟争投树,归牛自识家。恍然游蜀路,搔首忆天涯。

点绛唇

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点绛唇

古县峨新刹,孤亭占上头。野苔侵坐绿,江水带天流。丝断湘灵瑟,苹荒帝子洲。人寰真是梦,顷刻已千秋。

点绛唇

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点绛唇

秋暖浑如水上春,意行幽径散衣巾。海棠突过色尤好,荷叶打空芽更新。焉得便遭田父饮,不须真现宰官身。今朝涉趣初悬傍,争睹何妨走四隣。

点绛唇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点绛唇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点绛唇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点绛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