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破山寺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
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
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作品评述

《送僧归破山寺》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
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
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身边行踪不定的僧人的送别之情。诗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来描绘出僧人归去的景象,诗人感叹着离别的凄然和孤单。

赏析:
《送僧归破山寺》是吴融一首简练而富有意境的送别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僧人行踪不定的担忧和惋惜之情。诗人描绘了僧人归去的景象,用“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来表示僧人即将回到他起初出发的地方。接着,诗人用“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来描绘这位已经年老的僧人,在离别后将会回到平静的云雾缭绕的山间。接下来,诗人用“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来表达诗人和僧人的身份不同,诗人生活在尘土纷扰的人世之间,而僧人则远离尘嚣,远离外界的喧嚣。最后两句“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则以沉郁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痛苦。整首诗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僧人远离尘世的羡慕之情。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戏语陇头子,与若本等夷。朱紫强包裹,本非我所宜。失脚落番山,杳杳随风吹。将买二顷田,树以枳棘篱。还我本来面,度今正其时。此策我自决,欲问其从谁。譬彼沈疴人,忽然饮上池。穷命可抵虎,宁畏山林魑。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终日虀盐供一饭,几时肤寸冒千峰。未须丘垤占鸣鹳,只要朝廷起卧龙。从此滂沱徧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往者行省临秦中,我亦急服叨从戎。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高旌缥缈严玉帐,画角悲壮传霜风。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意气已无鸡鹿塞,单于合入蒲萄宫。灯前此图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穷。吾皇英武同世祖,诸将行策云台功。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

汝已去闽岭,茶酒犹粲然。买应从聚处,寄不下常年。洗涤卢仝椀,提携陆羽泉。无人分得好,更忆仲容贤。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屏迹还应减是非,却忧蓝玉又光辉。桑梢出舍蚕初老,柳絮盖溪鱼正肥。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苎作衣。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

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既洁酒醴,聿陈熟腥。肃将震念,昭格储灵。展矣礼典,薰然德馨。愔愔管磬,亦具是听。

隔篱处处雪成窝,牢闭柴荆断客过。叶贵蚕饥危欲死,尚能包裹一丝窠。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家世本臞儒,自奉至俭薄。肉食固难期,间亦阙盐酪。宾朋饭芋豆,时节羹藜藿。偶然设鸡豚,变色相与作。家居常守此,自计岂不乐。蔬园畏蹴蹋,切勿思大嚼。

合宫深敞帀修廊,万烛辉辉粲奉璋。自有质文昭俭度,不须扬厉述斋房。

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终日徘徊得好凉,一怀炎暑变冰霜。会须月上出山去,更看芰荷生夜香。

发不能胜二寸冠,天教送老向江干。倚墙筇杖伴人瘦,缟瓦清霜争月寒。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一身著了余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雨后湖光照绿苹,岸行舟载苦吟身。恨无杯酒浇胸次,折得梅花插帽轮。流水六桥人自老,暖烟十里柳重新。飞来白鹭如相识,共乐羲皇世上春。

搔首暮云碧,怀人酒浅斟。斟钟心不动,九鼎力能任。夜雨青绫直,人风紫禁深。爱群须引烦,一念帝来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