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倅沧浪亭韵

平生公赏最岩居,肯作痴儿失故吾。
正尔不堪尘满面,为君何惜酒随车。
十年夜隔青藜杖,一日身游碧玉壶。
莫道欲归归未得,买山作计定何如。

作品评述

诗词:《和韩倅沧浪亭韵》

译文:
我平生最喜欢居住在山岩之间,
宁愿做一个迷失了我的痴儿。
正是因为生活的艰辛,我的面颊才沾满了尘土,
但为了你,我又何惜酒水随着车马而来。
十年过去了,我已不再拄着那青藜杖,
一天之内,我身游在碧玉壶之中。
不要说我想要回归却未能如愿,
我已经决定买下一座山作为我的归宿。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袁说友写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人选择了与世隔绝的山岩作为居所,宁愿舍弃尘世的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他宁愿被称为迷失了的痴儿,也不愿为了生活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尽管生活艰辛,面颊沾满了尘土,但对于心爱的人,他愿意付出一切,不惜沉迷于酒色之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摆脱了束缚,身心自由地游荡在碧玉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买下一座山作为自己的归宿,永远追求内心真正的归属感。

赏析:
《和韩倅沧浪亭韵》是一首表达诗人自我追求和理想的诗词。诗人袁说友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他愿意舍弃尘世的名利,选择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山岩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的痴儿形象代表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他愿意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一切,甚至不惜沉迷于酒色之中。诗人描述自己身游在碧玉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最后,诗人表示了自己的决心,买下一座山作为归宿,追求内心真正的归属感。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心境和追求,展示了追求自由和宁静的主题,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新秋再宿澂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

见上客兮心历乱。送短诗兮怀长叹。中人望兮蚕既饥。爕蹀暮兮思夜半。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劲筇霜崖竹,高标雪峤松。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元老皆知敬,憸夫独不容。畏涂尝跌足,道院暂潜纵。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芻束无繇致,愁凝

结屋得胜处,群山簇画屏。春城花覆白,野路麦铺青。趁暖鸠呼妇,先时柳花萍。年年寒食近,心自欢飘零。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蝶逢飞摇扬。燕值羽参池。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容仪已照灼。春风复回薄。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摇绿蔕。抗紫

几年野渡孤舟,萧然袖此经纶手。归来廊庙,从容进退,祖风犹有。小队环花,轻艘漕玉,暂临金斗。把诗书帷幄,期年坐啸,尘不动、依依柳。好是公堂称寿。正元戎、阃垣开后。旌旗才举,胡雏马上,闻风西走。一点阳春,无边德泽,淮山长久。待官军,定了长安,貂蝉侍、未央酒。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鞭春已罢烧灯近,十日西风未转东。料得化工无别意,只因不放不桃红。

丈室凝尘锁寂寥,飘然更打衲僧包。春风正满碧溪水,落口偏宜红杏梢。身外谁非追日杖,法中我是续弦胶。云山烟海虽深广,未抵安栖一把茅。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忆帷夜雪耿无眠,晨起犹禁晓日寒。旋见软红生野水,似看寸碧出遥山。诗成已觉风生座,饮散俄惊月满鞍。梦破小窗依约态,浑疑暮雨楚台还。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浩浩海风劲,滔滔河水浑。古人皆去世,乔木自当门。族党诸孙盛,吾宗一线存。兴衰知有数,心事与谁论。

製之精兮汉宫之双管,锋之妙兮赵国之修毫。自承掌握济群用,觚与椠兮难施劳。古今冈不达,淑慝将何逃。深仰玉蟾均砚滴,讵惭金马制书刀。颉皇观迹虫篆兴,纤端积润八体成。寫图始告姬公瑞,错宝终传路扈名。上圣惟聪炳帝文,宸章奎画冠生民。洒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宠儒臣。

寸心不着一尘飞,坐见孤云冉冉归。万境去来无不可,白鸥争得见忘机。

诗人翻水尽,寂寞五侯烟。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列青天。记得平生谈笑,夹岸手栽杨柳,同泛夜深船。溪水还依旧,深浅半青竿。小神仙,殷七七,许闲闲。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我厌嚣尘浊味,几欲凌云羽化,鸡犬不留残。俗事丹砂冷,且抱一枝安。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闲。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别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处觅音书。花间羞见双双蝶,水上愁寻六六鱼。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院落深深杏花雨,莺声啼遍辛夷坞。流苏罗幕春尚寒,博山轻飘香一缕。鸾镜晓梳春云长,玉钗宝髻蟠鸳鸯。斜卷重帘帖翡翠,金勒雕鞍叹何处。谁家池馆咽笙歌,月照清尊金叵罗。愁人独夜不成寐,绞绡晓起看红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