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作品评述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翻译及注释

翻译
荷花飘落,稀疏的梧桐开始坠下绿叶。庭院里,一场秋雨刚停歇。我说不出原因,一个人突然独自伤悲。又看见竹篱边的萤火虫在幽暗中飞来飞去,苔阶旁的蟋蟀叫声更令人断肠。我送别客人,重寻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为你演奏一曲?最可惜的是把一片江山大好风景,却付给悲鸣的鸟儿。常常遗憾我们相识相知时间太短,而今在这落花时节,为何又要无奈地依依相别?清冷的洲渚烟水茫茫,船儿就要出发,友人的行舟已远,如一片轻叶。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着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凭罗袜上染上清尘。等到丈夫归来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团圆。双双下了珠帘,对着明月对饮到天明。

注释
①八归:姜夔自度曲。
②暗雨:夜雨。
③篠(xiǎo)墙:竹篱院墙。篠:细竹。
④蛩:蟋蟀。
⑤水面琵琶:指白居易《琵琶行》事。
⑥啼鴂(jué):亦作“鹈鴂”“鶗鴃”,即杜鹃鸟。
⑦未款:不能久留。
⑧文君:汉司马相如妻卓文君。
⑨翠尊:翠玉的酒杯。
⑩玲珑:皎、晶莹。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赏析

  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考证,大约写于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以前,词人客游长沙时。胡德华,生平不详。全词描述了离别前的忧伤、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悬想别后友人归家与亲属团聚的情景。前面实写,后面虚写,多次转移时间和空间,逐层抒发离情别绪,在章法和布局方面颇具匠心。

  上阕刻画客中庭院之萧瑟,为离愁作铺垫,可分两层。前六句为一层,以雨后寂寞萧条的庭院为背景,写别前的忧伤。莲花凋零了粉色的花瓣,桐树吹动着带绿的叶子,是初秋院中之景。竹篱边发光暗淡的萤虫,苔阶下鸣声凄切的蟋蟀,是秋夜庭前之物。篠墙,指竹墙。这四样景物,有昼景,有夜景;有植物,有动物;植物又有花、有叶,动物又有光、有声,配置匀整,而且从目见写到耳闻,从视觉写到听觉,造成一种冷清凄迷的意境,无限烦恼尽在其中。中间“暗雨乍歇”写天时,“抱影销魂”写人事。“还见”二字,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何以如此,是因为即将送别友人。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种离愁别绪,由于用了许多惹愁的景物层层烘染,便见得加倍的浓重。这六句词,使人俨然进入宋玉《九辩》的境界。

  “送客”以下开始转入离别,是第二层。场景由庭院逐渐移至送别的水边。西去,表客行方向。重寻,表明在此送行已非一回。“问水面琵琶谁拨”,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忽闻水上琵琶声”的诗句,而改为以“问”字领起的设问句,语简意深,余味悠长,极尽其缠绵情绪。接着,“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则声情激越,境界阔远寄慨遥深。啼鴂,或作鹈鴂、鶗鴂,又名子规、杜鹃,此鸟“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广韵》)。屈原《离骚》中有“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之句。这里也是借啼鴂的鸣声来表现众芳芜秽、山河改容的衰飒景象,衬托离情,极为沉痛感人。其中还隐微地寄托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飘泊江湖的迟暮之感,山河异色的忧愁之悲,都体现在这一凄迷阔远的境界之中。正是无限感慨都在虚处,意愈切而词愈微。

  下阕写留客殷勤之意,也有两层意思。前六句承上,着重写惜别之情。“长恨”三句与柳永《雨霖铃》过片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同工之妙。柳词以“更那堪”三字递进一层,此词则以“而今何事”的设问追进一步,以倾吐惜别的深情。然后再以“渚寒”三句景语来代替情语,这里又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艺术手法相似,借淡烟寒水之中一叶行舟缥缈远去的景象,来表达送别者伫立江头,凝望着棹移人远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这与周邦彦《兰陵王》“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首迨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有异曲同工之妙。周词是站在离别者回望送别者的角度来写,姜词是从送别者眼中离别者远处的情景,虽角度不同而各尽其妙。

  最后六句写别后,用美好的设想来排遣双方的离愁别恨。文君即卓文君,借指胡的妻室。“倚竹”句借用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和李白《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中的妇女形象,以表现想象中胡妻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翠尊”三句亦化用李白同诗的后两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描绘胡氏夫妇团聚的情景。点化前人诗句的艺术形象为自己所用,不着痕迹,尽得风流,这也是姜夔词的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词以清笔写浓愁,以健笔写深哀,故感情真切而不流于颓表,符合白石词中和的特色。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声情激越,笔力精健,而意味仍是和婉,哀而不伤,真词圣也。”细腻而有层次的抒情笔法,配合以移步换形的结构形式,也有助于形成那种清健空灵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昔者远戍南山边,军中无事酒如川。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壮士春芜卧白骨,老夫晨镜悲华颠。可怜使气尚未减,打鼓顺流千斛船。

数间茅屋带烟云,一片秋光惹翠苹。鹤发渔翁犹结网,世间何处有闲人。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抱琴终日坐槐庭,万绿阴中一掬清。天地山河俱荫芘,肯将风浪向人生。

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尊。主宾和气敌春温。雄辩高谈衮衮。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笛声幽咽鼓声喧。却恨更筹苦短。

堪叹犊儿堪叹牛。若还省我语,是同流。性如灯烛命如油。相滋引,明焰出山头。照破一齐休。前程除险路,没深沟。这回与你说根由。成功行,蓬岛永无忧。

最怜佳丽地,萧散惬幽情。不著《潜夫论》,无求处士名。莺啼催小饮,鹤步伴闲行。欲结村中社,题诗报友生。

西风吹我舟,系缆岸边柳。萧萧落船叶,日夕烦我帚。心惊芳岁晚,日月去如走。搔我鬓边发,少壮宁复久。平生拙谋身,辛苦为五斗。苟逃饥寒忧,不敢择所受。心因摧折低,面苦尘埃垢。拳拳警前勇,俯俯蹈新揉。功名委之命,宁足计薄厚。独遗古人书,千古相献侑。我烹亦有鱼,我酌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槎。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问日丽扶桑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剡溪雪,衣破洛城尘。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贪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高歌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荆州持大橘,亦名作黄柑。

沉炷茶铛且翠微,归轩何惜小逶迤。晴天璧月今宵好,待得金波泛夜时。

云海相望定渺然,已惊别梦不成圆。他年胜处烦推毂,此道沧洲好待看。

长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画屏。耕夫荷耡解襏襫,渔父晒网投笭箵。子期闻笛正怀旧,车胤当窗方聚萤。独卧萧斋已无月,夜深犹听读书声。

安得奇材,颈系单于,首提子璋。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武子,吞凤君章(罗含字君章)。笑杀竖儒,错翻故纸,屈马何曾有艳香。榆塞外,恰枣红时候,想羽书忙。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叹防身一剑,壮图_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读枕函书,宝家藏笏,免使他人笑弗

百首初成六十馀,朝涂暮改费居诸。谁将彩笔传于子,人怪青春小似余。一笑拈花差易耳,三年刻楮欲何如。梅兄樗叟俱枯槁,总把风光义让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