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

帘深巧为隔朝暾,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重因遗咏记君恩。

作品评述

《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深巧为隔朝暾,
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
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
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
重因遗咏记君恩。

译文:
幕帘深妙用来隔离朝阳的光辉,
竹林茂密时常吸引鸟儿欢鸣。
朝会结束,酒醉回来继续梦境,
在宁静中,种种妄想逐渐归于本源。

坐在公座上听到言谈仍然分担省事,
出门沐浴时,谁能与我比较高耸的轩阁。
竹席茅舍,是那些过去的事情,
因为重重原因才有了这首颂扬君恩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宁静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省中独自静思的情境。诗中通过描写帘、竹、朝暾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在幕帘下的隐居之地,竹林的静谧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忆起朝会的繁忙和酒醉后的续梦,感叹自己在宁静中逐渐摆脱了各种妄念和杂念,回归内心的本源。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坐曹"和"出沐",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受宠,但他仍然希望有人能够与他分享高耸的轩阁,共同享受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和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有趣的场景。通过对帘、竹、朝暾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生机勃勃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思考和感受,表达了对繁忙世界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人通过"坐曹"和"出沐"的描写,展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受宠,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中的"竹簟茅檐它日事"表明了过去的经历和记忆,而"重因遗咏记君恩"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和君主的回《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深巧为隔朝暾,
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
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
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
重因遗咏记君恩。

译文:
帘子拉得深深的,巧妙地隔绝了早晨的阳光,
竹林茂密时,能吸引鸟儿欢快地鸣叫。
早朝结束后,酒醉回来还能继续梦境,
在宁静中,各种妄念逐渐归于本源。

坐在官府职位上听到政务之事,仍然轻松自省,
出门沐浴时,与谁能比肩高耸的轩阁。
竹席茅檐,是过去的事情,
因为重重原因才有了这首颂扬君恩的诗。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诗人苏辙在宁静中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帘子和竹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和自省的心境。诗人在官府职位上听到政务之事,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表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自省之态。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和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有趣的场景。通过帘子和竹林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平和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己在宁静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繁忙世界的厌倦。

诗中的"坐曹"和"出沐"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仍然渴望能够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分享高耸的轩阁,一同追求宁静和自由的生活。最后两句中的"竹簟茅檐它日事"表达了对过去经历和记忆的回忆,而"重因遗咏记君恩"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和君主的回忆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描写,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平和的心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任术终当死术,为仁必得称仁。比似荣华灭族,何如贫贱修身。

山实杨州镇,人逾浙水来。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韶华惊晼晚,青春老、倦客惜年芳。庭樾荫浓,半藏莺语,畹兰花减,时有蜂忙。粉墙低,嫩岚滋翠葆,零露湿残妆。风暖昼长,柳绵吹尽,淡烟微雨,梅子初黄。洛浦音容远,书空漫惆怅,往事悲凉。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念蝴蝶梦回,子规声里,半窗斜月,一枕余香。拟待自宽,除

正好嬉游天作魔,翠裾无奈雨沾何。御街暗里无灯火,处处但闻楼上歌。

鹤书几到阖庐城,见说君王忆姓名。衡岳云开传谏草,考亭月冷见文盟。不从金马登丞辅,却托铜菟烦客卿。天意未应无定据,管教吾道致升平。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倚遍阑干弄花雨。卷珠帘、草迷芳树。山崦里、几许云烟来去。画不就、人家院宇。社寒梁燕呢喃舞。小桃红、海棠初吐。谁信道、午醉醒时情绪。闲整春衫自语。

南薰独擅水云乡,不许人间别有香。是草是花开一遍,春风却似欠商量。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春撞。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事幽寻,遗世俗,绝纷痝。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东坡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夜夜云气浮,带得香烟湿。万籁本无情,一一秋声入。须臾离合间,应笑儿曹泣。新雨涨鄞江,明日桅樯立。

田横不事汉,刎颈送咸阳。二客既冢穿,岛中皆自笺。虽非中庸道,要亦有耿光。英雄久沦没,世俗但炎凉。嗟嗟翟廷尉,慷慨令人伤。

辇路香融雪未乾,鸡人初唱五更寒。琼幡第一番花信,吹上东皇太乙坛。

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仓父慙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

逃神绣佛正长斋,谁遣缸罂海上来。鲛室玄云按犀中,蜃楼红雾染珠胎。把螯便合閒双手,据壳未应期才垓。尊俎折冲定无敌,江湖岁晚莫论才。

粉英香萼一般般,无限行人立马看。村女浴蚕桑柘绿,枉将颜色忍春寒。

湖光一片绮筵开,老矣将军去复来。漫说风尘轻似叶,岂教笳鼓动如雷。悲歌气喷三河少,武略功高八阵才。平望塞亭曾耀武,汉家空数单于台。

路傍官河一带长,风帆沙鸟认微茫。人生行乐知能几,世事多虞只自伤。破衲卷云秋漠漠,淡烟斜日晚荒荒。不堪吟罢东回首,底处青山是故乡。

海棠带雨浅深红,共甜闲亭拂面风。识得春光随处乐,鬓丝谁管已成翁。

禽鸟春风乐与同,有将理趣道儒宗。两朝褒赏衣冠旧,一德充融礼乐隆。天地无心驰电马,人民有望慰云龙。馀年八十无全食,独抱青山继祖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