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

帘深巧为隔朝暾,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重因遗咏记君恩。

作品评述

《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深巧为隔朝暾,
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
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
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
重因遗咏记君恩。

译文:
幕帘深妙用来隔离朝阳的光辉,
竹林茂密时常吸引鸟儿欢鸣。
朝会结束,酒醉回来继续梦境,
在宁静中,种种妄想逐渐归于本源。

坐在公座上听到言谈仍然分担省事,
出门沐浴时,谁能与我比较高耸的轩阁。
竹席茅舍,是那些过去的事情,
因为重重原因才有了这首颂扬君恩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宁静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省中独自静思的情境。诗中通过描写帘、竹、朝暾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在幕帘下的隐居之地,竹林的静谧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忆起朝会的繁忙和酒醉后的续梦,感叹自己在宁静中逐渐摆脱了各种妄念和杂念,回归内心的本源。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坐曹"和"出沐",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受宠,但他仍然希望有人能够与他分享高耸的轩阁,共同享受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和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有趣的场景。通过对帘、竹、朝暾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生机勃勃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思考和感受,表达了对繁忙世界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人通过"坐曹"和"出沐"的描写,展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受宠,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中的"竹簟茅檐它日事"表明了过去的经历和记忆,而"重因遗咏记君恩"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和君主的回《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深巧为隔朝暾,
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
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
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
重因遗咏记君恩。

译文:
帘子拉得深深的,巧妙地隔绝了早晨的阳光,
竹林茂密时,能吸引鸟儿欢快地鸣叫。
早朝结束后,酒醉回来还能继续梦境,
在宁静中,各种妄念逐渐归于本源。

坐在官府职位上听到政务之事,仍然轻松自省,
出门沐浴时,与谁能比肩高耸的轩阁。
竹席茅檐,是过去的事情,
因为重重原因才有了这首颂扬君恩的诗。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诗人苏辙在宁静中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帘子和竹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和自省的心境。诗人在官府职位上听到政务之事,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表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自省之态。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和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有趣的场景。通过帘子和竹林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平和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己在宁静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繁忙世界的厌倦。

诗中的"坐曹"和"出沐"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仍然渴望能够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分享高耸的轩阁,一同追求宁静和自由的生活。最后两句中的"竹簟茅檐它日事"表达了对过去经历和记忆的回忆,而"重因遗咏记君恩"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和君主的回忆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描写,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平和的心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悬泉珠贯下,列帐锦屏舒。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门旗堑复磴,殿幕裹通渠。舞凤迎公主,雕龙赋婕妤。地幽天赏洽,酒乐御筵初。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假饶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

阎王泡子陆兴波,老板挥鞭此地过。驷马俱颓两轮陷,一人其奈千钧何!倒翻粮食天不管,拔出车身日已矬。你是唐朝薛仁贵,奇功汉马淤泥河。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碧血几春花,零泪一抔土。[22]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23]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24]

往日刘随州,作诗惊诸公。老兵睨前辈,欺诋阮嗣宗。才卿望长卿,岁数未三百。岂其苗裔耶,诗句侵唐格。慨然古人风,乃作逐客篇。朝廷重九鼎,政欲多此贤。虎豹九关严,漂零落闲处。空余三百篇,不随夜台去。

一雨百忧集,好山空杖藜。偶从樵采去,言访石林栖。屋角蜘蛛网,檐牙燕子泥。留欢对新旭,不道夕阳西。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瓦白霜封缟,波清月漾金。柝沈秋垒静,人语夜堂深。故国归何日,寒衾事满心。庭松怜手植,擢干已弥寻。

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妙语虽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

十洲仙子骑龙鹤,路阔云深贪舞跃。不知缥缈已无心,一朵飞来坠山脚。几度天风吹不开,数回山雨误飘来。直恐老龙招得去,千顷万顷游蓬莱。

瑞气氤氲拂水来。金幢玉节下瑶台。江梅岩桂一时开。不尽秋香凝燕寝,无边春色入尊罍。临风嗅蕊共裴回。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因出怀中文,调孤词亦清。悄如促柱弦,掩抑多不平。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灵。前人秉艺文,高视来上京。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析薪委宝林,善响继家声。何处翳附郭,几人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登高胜具何人有,重九佳名此日临。老眼已昏空怅望,壮心犹在惜销沉。天真呈露青山瘦,世故流离白发侵。汉水沈碑今出否,古来贤达共沾襟。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建旗凛大将,负弩纷前驱。除此两不能,锄荷则有余。满畦老菘韭,贫犹未饥虚。平生错料事,不到齐王竽。定无相携人,岁晚谁与娱。执杯手欲龟,风雪侵貂褕。破颜划孤啸,郁屈终不舒。危坐发深省,宁若巾柴车。成败未可知,芜我瓜芋区。收身黄觳觫,心迹何裕如。开口不言钱,未害

相府潭潭接斗魁,门披戟带绝纤埃。小山丛桂何由识,东阁长裾许暂陪。绕木驚乌栖未定,恋轩疲马望重来。丁恩有胆大如斗,造化炉中肯铸回。

连宵雨如泻,老耳聩不闻。晓涧已流衍,山川犹出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