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十首

田畴总是十分苗,处处逢人意气骄。
不问神祠赛箫鼓,君臣有道四时调。

作品评述

《老农十首》是宋代曾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田地总是一片绿,到处都是人们的喜悦。
不问神祠的竞赛箫鼓,君臣和谐,四季有序调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作者通过描绘农田的绿色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诗人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睦关系和四季的调和,暗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

赏析:
1. 农田的绿色:诗中的"田畴总是十分苗"表达了农田茂盛的景象,绿色象征着丰收和生机,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2. 人们的喜悦:诗中的"处处逢人意气骄"描绘了人们的喜悦之情,农民们在收获季节时感到欢欣鼓舞,这种喜悦传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和祝福。
3. 不问神祠的竞赛箫鼓:这句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状态,农民们专注于自己的劳作,不受世俗的浮华和竞争的干扰,体现了他们朴素而纯粹的生活态度。
4. 君臣和谐,四季调和:诗中的"君臣有道四时调"表达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君臣之间的关系和睦,四季交替有序,暗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老农十首》这首诗词通过对农民劳作和丰收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诗人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手法,揭示了农田的繁荣景象、农民的喜悦情绪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这首诗词以朴实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敬意,并展现了农民劳作所带来的丰收和社会的安定。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扪葛敲幽户,空山得遍观。云离朝拜石,苔积上升坛。秋晚涧声涩,月明松影寒。真人不可遇,谁复此烧丹。

乍凉天气好,何处不堪游。鸿雁来宾日,鹰{左亶右鸟}得志秋。忘形终夕乐,失脚一生休。多少江湖上,舟舡未到头。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斜汉初看素月流。坐惊金饼出云头。华发萧然吹素领。光景。何妨分付属沧洲。莫待霜花飘烂漫。萍岸。更凭佳句尽拘收。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一尊同得二年秋。

鼓鼓报曙天,归趁越人船。闽月长留梦,吴门自是仙。漆书多汗竹,圭祀有名田。剩著凌云赋,囊帷待奏篇。

束书入京阙,忧国最清深。天意有兴废,人才无古今。布衣万言疏,孤剑一生心。直道嗟难遇,贾生终陆沉。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

著书新奏御,优诏及禅扉。首座名虽贵,家山老未归。磬声寒绕枕,塔影静侵衣。终忆西湖上,秋风白鸟飞。

翠木交阴覆两檐,夜天如水碧湉湉。帝城风月看常好,人世悲哀老自添。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老病不眠知夜寒,晨兴薄冰满庭前。枯榆老柳变精妍,细稍如苗粗如椽。风敲碎玉落纷然,冰裹槲叶谁雕镌。邻家父老呼东垣,欲沽官酒囊无钱。我亦强起试一观,树稼不见今十年。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十五年前忝一麾,公余尝得预言诗。玉阶步武为霖早,云路风波得志迟。浴凤池深春荡荡,观鱼台古草离离。重来故老休相问,请揭纱笼看旧碑。

弃轮王位放痴獃,夜半逾城心未灰。冷坐六年无折合,有何面目出山水。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僧邻雨花地,何日再长堂。

拍手东风唤白猿,划开元盖洞天门。可能路指虚无去,两脚须留点地跟。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使君归去。已近沙堤路。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江天暮。离歌轻举。愁满西山雨。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