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傅老

锦绣囊开一夜风,万家花柳斗青红。
谁知一点阳和气,尽在高禅杖锡中。

作品评述

《戏傅老》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锦绣囊开一夜风,
万家花柳斗青红。
谁知一点阳和气,
尽在高禅杖锡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繁华美丽的景象,以及在这美景中隐藏着的深意。诗人通过描绘锦绣囊的风景,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中还融入了禅宗的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锦绣囊的景象,展现了一夜之间风云变幻的场景。锦绣囊是一个象征世间繁华的意象,它包含了千家万户的繁花与垂柳,展现了繁忙都市的繁华景象。花柳斗青红,形容了各种各样的花朵与垂柳交相辉映,竞相绽放的美丽景色。

然而,诗人在这繁华背后传递了更深层的意蕴。他说"谁知一点阳和气,尽在高禅杖锡中",揭示了禅宗思想的存在。阳和气代表着温暖明亮的阳光,也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高禅杖锡则代表了禅宗修行者的道具,意味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心灵自由和解脱的意愿。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和对禅宗的借喻,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它既展现了外在世界的美丽,又传达了内心的追求和超越。这种独特的意境和内涵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卓然独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山前浩歌觉声乾,长啸直入碧云间。梅窗主人携百壶,一夜谈话秋雨寒。灯红吐出玉虫巧,道人大啸拍床吼。连榻隐南吴庚契,要看纸上生蛇走。停杯撑眼发诗颠,横捉一笔半欲眠。笑把崑崙蘸沧海,写出新词数万篇。

放出东风手段,写成江路枝梢。君复无声句法,要与广平解嘲。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看。知尔结根香实在,凤凰终拟下云端。

丛林起新构,燕坐水云乡。本自禅心静,能令世累忘。幡花围书永,钟梵度宵长。归裓新篇富,笼纱映宝坊。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黄钟为角]有出相藏,伏见靡常。相我国家,鉴观四方。视罔不正,终然允藏龙卧虎。神其来格,明德声香。

前别岁月远,道同情相亲。三旬忽相见,愈厚不厌频。昔云思数面,今无愧古人。睠然东去怀,纷若陌上尘。

青山淡淡水悠悠,有客江边孟浪游。渔父相逢欲借问,掉头吟咏不相酬。

一亘清虚夜正央,桂宫老兔冷喷霜。混融明暗无分处,谁辨个中偏正方。

春气薰空草木浮,绿云冉冉起山头。岚光浥翠浓於染,润入衣襟冷欲秋。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遗此感予怀,沈吟忘夕永。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南涧承家事遍经,东床得婿众知名。纵於人世百年短,添得儒门一倍清。科第旋收夫又子,空缘自解殁犹生。新阡闻与姑茔近,松霭朝昏管送迎。

昔事堪追咎,斯人亦寡谋。臧仓君侧毁,赵孟死前偷。直笔空料理,忠臣遂隐忧。只应贻后世,三叹废缇油。

道樾阴阴密,畦泉活活流。梨成津向润,瓜熟子相钩。

春花色色俱成梦,夏实累累结满枝。独有葵榴媚清昼,薰风时度五弦诗。

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赖逢山县卢明府,引我花前劝一杯。

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